既然世界可以是山,為何不能是更大的球體?至于人會不會掉下去,或許是有一種我們看不見的力量,如同磁石吸鐵一般,將萬物都吸附在這片土地上?!?/p>
說話之人,正是吐蕃大王子,藏瑪。
他被赤德松贊召回邏些,卻在半路上被李唐派出的特種部隊“請”到了船山書院。
相比于回到那個充滿陰謀和猜忌的王廷,這位早已被李唐的學識折服的王子,更愿意留在這個充滿新奇知識的“神域”。
“藏瑪王子所言有理,但過于玄奧?!?/p>
一個帶著濃重阿拉伯口音的男聲響起,顯得沉穩(wěn)而富有條理,朗聲說道:
“在我的家鄉(xiāng)巴格達,智慧宮的學者們已經(jīng)通過測量正午時分不同城市太陽的影子,計算出大地必然是一個曲面。
而且,航海家們也發(fā)現(xiàn),當船只從遠方駛來,我們最先看到的總是桅桿的頂端,然后才是船身,這也證明了海面是弧形的。所以,我認為王爺所繪制的‘地球儀’,是真實可信的?!?/p>
在決定了要向李唐交投命狀那一刻起,馬蒙感覺自己放下了全身所有的包袱。
既然有了投入,就必須有產(chǎn)出。
而在船山書院學習先進科技知識,無疑是馬蒙心中認定的最大產(chǎn)出。
教室內,氣氛熱烈到了極點。
這間教室的布置與長孫玥在中原各地見過的任何學堂都截然不同。
這里沒有之乎者也的搖頭晃腦,沒有戒尺和嚴苛的規(guī)矩。寬敞明亮的房間里,擺放著十幾張獨立的桌椅。正前方是一塊巨大的黑色板子,上面用白色的粉末寫滿了各種奇怪的符號和圖形。
而教室的中央,則擺放著一個巨大的、緩緩旋轉的藍色球體。球體上精確地描繪著大陸、海洋、山脈和河流的輪廓。
一群膚色、服飾、年齡各不相同的少年少女,正圍著這個被稱作“地球儀”的東西,面紅耳赤地爭論著。
除了太子李桓、吐蕃王子藏瑪、阿拉伯王子馬蒙之外,還有來自太原王氏的王崇文,來自范陽盧氏的盧思明,以及慕容秋、楊文菁、林昭君等李唐親自挑選出來的,來自各個民族的少年天才。
即使被校長收為親傳弟子,享受最特殊的“天之降大任于斯人者,必先苦其心智”待遇,慕容秋、楊文菁、林昭君和李恒四人也會偶爾參加書院定期舉辦的學術討論。
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,身材修長的吐谷渾少年慕容秋,并沒有參與爭論。他正癡迷地盯著墻上掛著的一幅巨大的圖畫。
那是一幅太陽系的示意圖,上面標注著太陽、地球、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等行星,并且用一條條橢圓形的軌道,清晰地標示出了它們之間的運行關系。
他的眼神中,閃爍著一種近乎于信仰的光芒。
相比于“天圓地方”這種感性的認知,這幅圖所展示的,是一種冰冷的、嚴謹?shù)?、充滿了數(shù)學之美的宇宙秩序。這種秩序感,讓他感到無比的沉醉。
而在另一邊,清麗絕倫的楊文菁和活潑開朗的林昭君,則圍在一張實驗臺前。
臺上擺放著一盆水,水面上漂浮著一片小小的木板,木板上立著一根縫衣針。無論她們如何轉動水盆,那根針的尖端,始終頑固地指向同一個方向——北方。
喜歡晚唐:開局一條船請大家收藏:()晚唐:開局一條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