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說的不錯,傍晚時分,張嘆和譚錦兒帶著小白、喜兒漫步在步行街上,頭頂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紙燈籠,燈火璀璨,五彩斑斕,燈籠上有很多漂亮的圖案,什么魚戲蓮子、泛舟賞月等等。
張嘆認(rèn)出了幾副就是剛在展館里看過的莫娣大師的作品。
“誒嘿嘿嘿嘿嘿~~~”
小白和喜兒走在前面,手里各提著一盞小燈籠,樂的嘿嘿笑。
小白手里提著的,是一盞鯉魚小燈籠。
喜兒手里提著的,是一盞兔子小燈籠。
越往前走,人越多越密集,張嘆和譚錦兒擔(dān)心小白、喜兒走丟,就一人牽了一個,讓她們緊緊跟在自己身邊。
人群在往前擠,那邊似乎有吸引大家的東西,走近了才看到,不遠(yuǎn)處有一盞巨大的象燈。
這展燈真大啊,造型是一頭大象,身長足足有7米,體形像是一間房子那么大,一個大人站在它的面前,沒有它的大腿粗。它伸著長長的鼻子,嘴里叼了一把口琴,似乎在吹奏。它的背上背著好多個花籃,上面寫了一些謎語供人解答。
四人在人群中穿行,來到象燈面前。張嘆抬頭打量,更覺得這盞象燈是一個巨無霸。
小白和喜兒,摸著大象腿,驚嘆連連。
她們兩個加起來,還沒有人家一條腿粗。
象燈在當(dāng)?shù)睾蘸沼忻?,是這里的燈王,但是不知道有什么含義。
來到了這里,當(dāng)然要合影留念,不過,可惜的是,因為象燈太大,所以拍照怎麼也拍不全,只能圍著大象腿拍一張合影,然后依依不舍離開。
一直到晚上九點才回到家里,姜老師沒有睡,坐在客廳,烤著火,看著電視,等待他們。
小白和喜兒興奮地向她講述今天的見聞,姜老師笑呵呵地聽著,譚錦兒則去準(zhǔn)備熱水,照顧她們洗臉洗腳,準(zhǔn)備睡覺。
今晚小白要跟喜兒一起,睡在譚錦兒的房間。
張嘆熄了火盆里的火,鎖上房門,關(guān)了燈,回到自己房間。今天一天再晚有點累,但他卻不想睡,腦海里又在想著工作,想到了下午參觀的莫娣藝術(shù)展覽館,腦海里立即蹦出一個故事。
故事的梗概很快在他的腦海里成型,再進(jìn)一步張嘆就沒想了,而是思考這樣一個故事,適合不適合拍出來?拍出來后有沒有市場?市場會不會接受這種電影?
他思來想去,最后認(rèn)為,這部電影在當(dāng)前的華語市場,很有潛力,市場完全可以接受。
《我是詹二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。
張嘆隨即在筆記本上簡單地做了記錄,以便后續(xù)完善,故事的名字寫的是《莫娣》。
這部電影,張嘆將之歸類為愛情電影,主題不能是莫娣的剪紙和蜀繡。這些當(dāng)然要有,但是不能是主題,主題應(yīng)該是她的藝術(shù)人生,重點圍繞她的愛情,這樣,市場的接受度才會廣闊。
這樣的話,今年的電影作品,就已經(jīng)有了三部,分別是《怦然心動》、《情書》、《莫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