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弦破左的,右發(fā)摧月支。
仰手接飛猱,俯身散馬蹄。
狡捷過猴猿,勇剽若豹螭。
邊城多警急,虜騎數遷移。
羽檄從北來,厲馬登高堤。
長驅蹈匈奴,左顧凌鮮卑。
棄身鋒刃端,性命安可懷?
父母且不顧,何言子與妻!
名編壯士籍,不得中顧私。
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!”
詩篇中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(qū)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。借以抒發(fā)作者的報國之志。詩中的英雄形象,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,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,青春氣息濃厚。
使得諸位文人雅士依舊沉浸在此詩的韻味之中,久久難以忘懷,仿佛自己便是那詩中的游俠,‘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’。
其他的詩文,與其一比,如同皓月與螢火,根本不值一提。袁術的名號也就正式被這些名士大儒所識!
一時間臺下掌聲雷動,讓袁術喜笑顏開的同時,也是保持著謙遜之色,令臺上嘉賓點頭稱贊。
其實袁術心里對于將曹植的《白馬篇》占為己有,還是有那么一丟丟的愧疚的。但是想了想,決定以后補償補償曹操,就當作道歉了!
待熱度稍稍一減,第二輪的詩題,由黃琬、荀爽、馬日磾三人負責。三人相互討論,既然上一輪是壯志報國,那這一輪就以詠邊寒情景為題。
此輪詩題更加不易,沒有去過邊疆的人,又怎么描述的出來邊疆地區(qū)的苦寒呢?
此題一出,讓諸多文人雅士一籌莫展。上一輪至少說還有十余人上交作品,此輪……
“先生!吾做好了,還請鑒賞”
袁術的一番話,就如同落入平靜湖面的一個石子,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。
“什么!怎會這么快……吾等……”
見袁術第一個上交作品,文人們驚了,就連臺上的盧植、王允等名士大儒亦驚訝不已。
“快快拿上來?!?/p>
迅速接過袁術的作品,來回翻閱,細細品讀。黃琬、荀爽、馬日磾雖然已經知道袁術有才,但是看了這《涼州詞》以后,還是忍不住稱贊。
《涼州詞》
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
欲飲琵琶馬上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