蓋聶領楊時和游酢倆人投入曹營,曹操聞訊趕忙出來迎接,且見這曹孟德油頭垢面、身著單衣、赤腳相迎,初見蓋聶便相擁而泣,述說衷腸!
“蓋聶兄弟,你敢行刺董賊并且全身而退,真乃當世勇士也!”
“慚愧,未能將董賊誅殺,實乃我心中遺憾。”
曹操臉色稍稍露出些遺憾的意思,他黝黑的手臂搭上蓋聶的肩膀,安慰其道:“董賊入京暴行,人神共憤;此賊麾下有鄔文化、南宮長萬、寒澆、牛魔王、王莽、爾朱榮、韓遂等將助紂為虐,蓋聶兄弟想將他刺殺,難如登天;何不來我麾下,助我討伐董賊,匡扶漢室?楊時和游酢倆位先生,你們的意向如何?孟德不才,還請二位先生助某一臂之力!”
蓋聶本就有投靠曹操的想法,如今曹操這般拋來橄欖枝,他當即便拱手跪地,拜孟德為主!
而楊時和游酢兩位文人則不同于蓋聶那般豪邁,他們倆先是稍稍推脫,而后在曹操的幾番懇求下,這才‘勉強’答應下來,投入曹營,拜得曹操為主!
曹操連得蓋聶、楊時、游酢三位人才相助,喜不自勝。遂遣人置酒張筵,并召來軍中文武官員,一齊為楊時三人接風洗塵。篳趣閣
宴會之上,曹操頻頻向蓋聶和楊時、游酢敬酒,給足了他們面子,這也使得帳中文武官員‘擦亮了雙眼’,不敢輕視他們。
推杯換盞,觥籌交錯,帳內(nèi)文武官員相處融洽,正值眾人微醺之時,曹操借著酒勁向軍師荀彧、郭嘉、曹參、吳實提議:發(fā)矯詔,集結(jié)天下各路諸侯,組成討董聯(lián)軍,于年初春暖花開之際進攻司隸,討伐董卓!
“諸位先生意下如何?楊時和游酢兩位先生,你們覺得我說言如何?”
楊時和游酢相互對視一眼,并沒有開口講話,他們之所以不講話,并非是不贊同曹操發(fā)布矯詔、集結(jié)聯(lián)軍、討伐董賊的想法,而主要是他們初來乍到,對于聯(lián)軍的實力不甚了解。天下英雄何其多哉?他們也就聽說過豫州袁術和荊州楊堅的威名罷了!
“文若,你怎么想?”
“今漢室無主,董卓專權,欺君害民,天下切齒。孟德若是發(fā)布矯詔,力扶社稷,求得天下忠義之士前來相助,集結(jié)各路豪杰諸侯組成討賊聯(lián)軍,則那函谷關、軒轅關、孟津、虎牢關(當前為董卓治下固守的著名關隘)必破,董賊也將無地藏身!”
正當荀彧剛把話講完,便又見郭嘉開口說道
“豫州袁術和冀州袁紹與主公關系匪淺,徐州陶謙和青州劉備、益州劉邦、荊州劉表、并州趙匡胤皆是忠漢之臣,再然后鮑信、張超、楊堅、孫堅、韓馥、公孫瓚、馬騰、劉虞等各方諸侯,亦不容小覷。
能得以上核心諸侯相助討伐董賊,則董賊必敗無疑!只需董賊身亡,則其麾下寒澆、爾朱榮、王莽、南宮長萬、安祿山、史思明這幫有著狼子野心的家伙,必然會趁機瓜分董卓最后的價值,將西涼軍全部化為己有。
一旦西涼軍亂成一鍋粥,介時便是我們聯(lián)軍凱旋之時,匡扶漢室、重振朝綱、扶大廈之將傾!”
“奉孝所言極是,擇日便發(fā)布矯詔,邀得各路諸侯討董。”
曹操喜笑顏開,當即便下令讓曹參和吳實(楊時和游酢輔佐)起草矯詔,待得軍中備戰(zhàn)準備就緒之時,便發(fā)布矯詔,集結(jié)盟軍,北上!
“主公,我軍財政枯竭,軍費不足,糧草和輜重已是大問題,若是將稅率調(diào)升,民眾怕是會不樂意,恐生民變、兵變?!?/p>
一直負責內(nèi)政事務的荀彧提出此問題,這卻是使得曹操眉宇緊皺,開始思考解決對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