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說前文,侯成和宋憲二人于趙營中喝得伶仃大醉,而后次日清晨返回南宮長萬所處之地,將情報悉數(shù)告知。
南宮長萬大喜不已,遂遣麾下千夫長(龍?zhí)祝y士卒五千入駐太原郡,美曰其名‘協(xié)助趙匡胤管轄太原郡’,實則是以此軍為監(jiān)督,警惕趙軍的一舉一動!
正值南宮長萬派遣的那支軍隊尚未入太原郡內(nèi)時,趙匡胤麾下愛將苗訓(xùn)便已策馬急行、晝夜不停抵達至雁門關(guān)外,尋得呂奉先及其麾下大軍,并且將何進誅十常侍、董賊入京、丁原身死、南宮長萬反叛等事情接連告知。
呂奉先得知義父丁原被南宮長萬所害,起先難以置信,竟直接拽起那苗訓(xùn)的衣領(lǐng),怒目圓睜打量著他,還是在張遼等人相勸下,呂布這才放開了苗訓(xùn)!
“苗訓(xùn)將軍,還請將這段時日的事情詳細道來!奉先方才沖動,還請恕罪?!?/p>
且見苗訓(xùn)將近期情況相繼告知,呂布聞言悲痛欲絕,雙膝跪地哀嚎,而后又大罵南宮長萬賊子,弒父之仇不共戴天,必將以其首級祭奠丁原在天之靈。
“奉先將軍,如今草原暫無戰(zhàn)事,我家主公希望將軍可以率軍來太原郡,商議討董之事。
董賊自入京以后,把持朝綱、行廢立之舉,而后還大肆屠殺世家大族,又深入后宮,奸淫宮女、夜宿龍床,惹的人神共怒,天下各路豪杰皆憤其猖狂,欲率軍進攻司隸……”
正值苗訓(xùn)勸說之際,呂布帳外忽得一員悍卒闖入,而后便見高順將軍領(lǐng)著幾位熟悉的面孔入營,那幾人是何人?正是那丁得孫、丁謂、丁復(fù)、曹性及郭淮也!
丁復(fù)一行人渾身染血且狼狽不堪,他們邁步入帳見之呂奉先和張遼等將領(lǐng)后,竟直接黯然淚下、噗通一聲跪倒在地,邊哭泣邊訴說南宮長萬之暴行,害得義父丁原性命,又率軍攻占雁門關(guān)。
呂布聞言再次暴怒,遂從腰間抽出佩劍,斬斷面前案臺方才解氣,而后又單膝跪地,拱手于苗訓(xùn)面前,其愿率軍入駐太原郡,協(xié)助趙匡胤響應(yīng)天下各路諸侯號召,共同討伐董賊,匡扶漢室!
此后,呂奉先率麾下張遼、高順、丁得孫、魏續(xù)、曹性一行人及全體并州狼騎,緊隨苗訓(xùn)抵達至太原郡外,接受郡守趙匡胤的接見。(呂布率軍繞道而行,避開雁門關(guān),也沒入駐太原郡,因為南宮長萬的軍隊已經(jīng)抵達太原郡并且在監(jiān)督趙軍舉動)
太原郡外,太行山處,壺關(guān)旁,黃河畔!
趙匡胤打著剿匪的旗號,率麾下千余精騎秘密于此地安營扎寨,迎接呂布的并州軍前來。
時隔兩日,呂奉先率軍輾轉(zhuǎn)至草原石勒境內(nèi),而后南下過白登、代郡、易縣、中山國、常山、樂平、壺關(guān),方才與趙匡胤軍匯合。
待兩軍皆匯合完畢后,趙匡胤趕忙將呂布、張遼、高順及曹性、丁得孫一行人邀入帳中,置酒相待,而后便繪聲繪色的講起南宮長萬殺害丁原之事,這讓帳中并州軍呂布、張遼等將領(lǐng)得知丁原被殺慘狀,皆虎目涌現(xiàn)出一行淚水。
并州眾將士悲痛欲絕,呂奉先由為更甚,當即抹去眼淚,拱手于趙匡胤面前,生澀回答道:
“早年我父母被鮮卑胡虜殺害,是主公仁慈,收我為義子,待我如親生骨肉一般,今義父被害,我身為人子,若不能為父報仇,枉為人焉。”
見呂布涕泗橫流,趙匡胤出言安慰道:“將軍節(jié)哀順變,今董卓廢立皇帝,天下豪杰必討伐董卓,那時,趙匡胤整軍伐賊,請將軍做先鋒,誅殺董卓、南宮長萬等輩?!?/p>
“謹遵將軍號令,今我呂奉先率軍加入將軍麾下,還請將軍不棄!”
呂布當即移開案臺,單膝跪地愿投靠趙匡胤,場中其余并州將領(lǐng)見之亦是如那呂布一般,拜于趙匡胤麾下。
“得奉先將軍相助,何愁大業(yè)不成?”
遂將呂布及其他將領(lǐng)扶起,而后便推杯換盞,開懷暢飲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