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平公十二年,宋國大夫向戌與晉國執(zhí)政趙武交好,又與楚國令尹屈建交好,想要停止諸侯間的戰(zhàn)爭來取得聲名。
向戌前往晉國,進見趙武,把此事告訴了趙武。
趙武與晉國大夫們商議。韓起表示,兵事,是殘害民眾的事情,財貨的蛀蟲,小國的大災(zāi)難。有人想要消除它,雖說不可能,可一定要答應(yīng)。如果我們不答應(yīng),楚國人就會答應(yīng),用來號召諸侯,那么我們就會失去盟主的地位。
晉國人因此同意向戌的請求。
向戌前往楚國,楚國人也同意了。
向戌又先后前往齊國、秦國,齊國人、秦國人也都同意。
晉、楚、齊、秦四國向其他小國發(fā)出通告,在宋國會見。
五月甲辰,晉國趙武到達宋國。丙午,鄭國大夫良霄到達宋國。
戊申,魯國大夫叔孫豹、齊國大夫慶封、陳須無、衛(wèi)國石惡到達宋國。
甲寅,晉國智盈到達宋國。
丙辰,邾國國君邾悼公到達宋國。
壬辰,楚國公子黑耾先到達宋國,與晉國人商討盟約。
丁卯,宋國向戌到達陳國,與楚國令尹屈建商討盟約。
戊辰,滕國國君滕成公到達宋國。
屈建告訴向戌,請讓晉、楚國的從屬之國互相會見。
庚午,向戌向趙武復(fù)命,趙武表示,晉、楚、齊、秦,地位是相同的。晉國不能命令齊國,就好像楚國不能命令秦國一樣。楚國國君如果能讓秦國國君駕臨敝邑。我國國君豈敢不堅決向齊君請求。
壬申,向戌向屈建復(fù)命。屈建用傳車請示楚康王。
楚康王表示,放下齊國、秦國,請求讓其他的國家會見。
秋,七月戊寅,向叔回到宋國,當天晚上,晉國趙武與公子黑耾就盟約達成一致。
庚辰,楚國令尹從陳國到達宋國,陳國孔奐、蔡國公孫歸生到達宋國。曹國、許國的大夫也都到達。
各國軍隊以籬笆為界限分隔,晉國與楚國分別駐扎在兩邊。
晉國人對楚國人感到擔憂。
辛巳,各諸侯國準備在宋國西門結(jié)盟,楚國人在外衣里面穿上皮甲。
楚國大夫伯州犁勸令尹屈建不要這樣做,可屈建卻在言語上拒絕了伯州犁。
趙武對楚國人感到擔憂,把情況告訴了叔向,叔向卻認為楚國人不足為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