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武王三十八年,即公元前七零三年,春,巴國國君派韓服向楚國報告,請求與鄧國友好。
楚武王派道朔帶領巴國使者前往鄧國聘問。
鄧國南部邊境的鄾(you)地人攻打他們,搶奪財禮,殺了道朔與巴國使者。
楚武王派薳章責問鄧國,鄧國拒不接受。
夏,楚武王派斗廉率領楚師與巴師包圍鄾地。
鄧國養(yǎng)甥、聃甥率師救援鄾地。鄧國軍隊三次攻打巴師,都沒有得勝。
斗廉將楚師在巴師之中列為橫陣,與鄧軍交戰(zhàn)時,假裝敗逃。
這樣鄧軍追逐楚師,巴師就位于鄧軍的背后。楚、巴兩方夾擊鄧軍,鄧軍大敗
鄾地人黃昏時就潰敗了。
秋,虢、芮、梁、荀、賈五國聯(lián)合攻打曲沃。
楚武王三十九年,即公元前七零二年
春,曹國國君曹桓公去世,他的兒子曹莊公繼位。
夏,王師討伐虢國,虢國國君逃亡虞國。
秋,虞國發(fā)生內亂。
冬,齊國、衛(wèi)國、鄭國三國聯(lián)合與魯國在郎地交戰(zhàn)。
楚武王四十年,即公元前七零一年,春,楚國屈瑕打算與貳、軫兩國結盟。
鄖國的軍隊駐扎在蒲騷,準備與隨、絞、州、蓼四國聯(lián)合攻打楚國。
楚國莫敖對此感到擔憂,斗廉對他說,鄖人駐扎在他們的郊外,必定不會警戒,并且日日盼望著四國之師到來。您駐扎在郊郢來抵御這四個國家。我用精銳在夜里進攻鄖國。鄖國一心盼望四國之師,又依仗城郭堅固,沒有斗志。如果能夠打敗鄖國,四國必定離散。
莫敖表示,為什么不向我王請求增兵呢?
斗廉回答,軍隊能夠獲勝,在于團結一致,而不在于人多。商朝敵不過周朝,這是您所知道的。整頓軍隊出兵,又增什么兵呢?
莫敖表示,占卜一下。
斗廉回答,占卜是為了決斷疑惑,沒有疑惑為什么要占卜呢?
楚國于是早蒲騷擊敗鄖國軍隊,最終與貳、軫兩國結盟回國。
夏,鄭國國君鄭莊公去世。
宋人執(zhí)祭仲。
秋,鄭國太子忽逃亡衛(wèi)國,鄭國人擁立鄭莊公之子公子突為鄭國國君,是為鄭厲公。
楚武王四十一年,即公元前七零零年
楚國人攻打絞國,軍隊駐扎在南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