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國世子佐晚到,楚靈王在武城打獵,很久都沒有接見他。
伍舉請楚靈王辭謝他,楚靈王派使者前去,表示,在武城正有祭祀之事,寡君將要把財禮敬獻宗廟,謹為不能及時接見而向您致意。
徐國國君乃是吳國女子所生,楚靈王認為他有二心,就在申地將他逮捕。
楚靈王在諸侯面前露出驕縱之態(tài),伍舉因此進言,六王、二公的事情,都師以此向諸侯顯示禮儀,諸侯也因此聽命。夏桀舉行有仍之會,有緡氏背叛了他。商紂舉行黎地之獵,動夷背叛了他。幽王舉行太室之盟,戎狄背叛了他。都是以此向諸侯顯示驕縱造成的,諸侯也因此違命,如今國君過于驕縱,恐怕不會成功。
楚靈王沒有聽從。
向戌、子產(chǎn)因此不再擔憂楚國,十年之內(nèi)必然敗亡。
秋,七月,楚靈王率諸侯之師攻打吳國,宋國世子佐、鄭簡公先行回國。
楚國屈申包圍朱方。
八月甲申,攻克朱方,逮捕齊國慶封而盡滅其族。
楚靈王將要誅戮慶封,伍舉表示臣聽聞沒有缺點的人才可以誅殺他人。慶封就是因為違逆君命,才在這里,他肯這樣就被殺戮嗎?如果丑事在諸侯之中宣揚,為什么要這么做呢?
楚靈王不聽從,讓慶封背上斧鉞,在諸侯之師中巡視,讓使者表示,不要有人像慶封一樣殺死他的國君,削弱國君的孤兒,和他的大夫們結(jié)盟。
慶封卻說,不要有人像出共王的庶子圍,殺死他的國君,哥哥的兒子麇來取代他,和諸侯會盟。
楚靈王因此讓人趕快將慶封殺死。
楚靈王于是又帶領(lǐng)諸侯之師滅亡賴國。
賴國國君雙手反綁,嘴里叼著玉璧,士袒背,背著棺材跟從,來到中軍之中。
楚靈王向伍舉詢問,伍舉回答,成王攻克許國,許僖公就像這樣。成王親自解除了他的捆綁,接受了他的玉璧,燒掉了他的棺材。
楚靈王聽從了意見,將賴國遷移到鄢地。想要將許國遷移到賴國內(nèi),派斗韋龜和公子棄疾為許國筑城,然后回國。
楚國申無宇表示,楚國禍難的開始,將是在這里。召集諸侯前來,攻打別國就得勝,在邊境筑城諸侯卻沒有爭論。君王的心愿都能如意,民眾能夠安居嗎?命中不能安居,誰你能夠承受呢?不能忍受過國君的命令,就是禍亂。
九月,魯國取得鄫國,這是因為莒國內(nèi)亂。
冬,吳國人攻打楚國,進入棘地、櫟地、麻地,來報復朱方之役。
楚國沈尹射前往夏汭赴命,箴尹宜咎在鐘麗筑城,薳啟強在巢地筑城,然丹在州來筑城。
因為東部發(fā)生水災(zāi),不能筑城,彭生停在了在賴地筑城的任務(w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