臧武仲之言,重內(nèi)理輕外行,故自辨尚可,細(xì)細(xì)思之,逆遠(yuǎn)近、背常理,既無家國之言,又貪己身之私,他人聞之,當(dāng)如何?季孫聞之,當(dāng)如何?
孟氏將大門關(guān)閉,對季武子表示,臧氏將要發(fā)動叛亂,不讓我家安葬。
季武子不相信,可臧武仲聽到之后,卻是暗暗戒備。
十月,孟氏開挖墓道,向臧氏借用役夫,臧氏便將正夫(正卒,常備的圖卒)借給了孟氏。
孟氏在東門外挖掘墓道,臧武仲帶著甲士前去觀看。
孟氏因此又向季武子稟告,季武子十分生氣,命令進(jìn)攻臧氏。
于是,臧武仲砍斷鹿門的門栓,逃亡到了邾國。
臧武仲有兩個哥哥,是他的異母兄,分別是臧賈和臧為,臧武仲成為臧氏宗主之后,臧賈和臧為離開魯國到鑄國(母之國)居住。
臧武仲逃亡到邾國之后,派人找到臧賈,同時送上大龜,告訴臧賈,我沒有才能,不能祭祀宗廟,謹(jǐn)向您報告不善。我的罪過不至于使宗廟祭祀斷絕,您把大龜進(jìn)獻(xiàn),請求成為臧氏的繼承人,您看是否可行。
臧賈表示,這是臧氏的災(zāi)禍,不是紇的過錯,我聽到您的命令了。
臧賈接受了臧武仲的大龜,讓臧為代替自己進(jìn)獻(xiàn)并請求,可臧為取請求立自己成為臧氏的繼承人。
臧武仲來到防地,派人向魯國君臣請求,表示,我不是能夠傷害他人的人,只是因為我的智謀不足的緣故。我不敢為我私人請求,如果能夠保存先人的祭祀,不廢棄兩位先祖的功績,怎么敢不離開防地呢?
于是,魯國便擁立了臧為當(dāng)臧氏的宗主。
臧武仲因此離開防地而逃亡到了齊國。
臧武仲的手下對他表示,魯國能為我們盟誓嗎?
臧武仲表示,盟辭不太好寫?
魯國將為臧氏盟誓,季武子召見掌管逃亡臣子的外史,詢問如何寫盟誓。
外史表示,為東門氏盟誓,說,不要向東門襄仲那樣,不聽國君的命令,殺嫡子,立庶子。為叔孫氏盟誓,說,不要有人像叔孫僑如那樣,想要廢棄國家的常道,顛覆公室。
季武子則表示,臧紇的罪過都不至于到這種地步。
孟椒則向季武子表示,為什么不把他砍倒城門栓寫進(jìn)盟辭?
季武子聽從了他的建議,就與臧氏盟誓,表示,不要像臧紇那樣觸犯國家的法紀(jì),砍倒城門的門栓。
臧武仲聽聞之后,就表示,魯國有賢人,是誰呢?恐怕就是孟椒呀。
臧武仲到了齊國之后,齊莊公準(zhǔn)備給他賞賜封地,他聽聞之后,就求見齊莊公。
齊莊公跟他談起進(jìn)攻晉國的事情,臧武仲表示,功勞是很多,可是國君卻像老鼠,白天藏起來,夜里出動,不在宗廟里打洞,是因為害怕人的緣故。
現(xiàn)在國君聽到晉國有動亂就出兵,晉國一旦安寧便又準(zhǔn)備事奉晉國,不是老鼠又是什么?
齊莊公聽了之后,就沒有賞賜臧武仲土地。
先圣孔丘評價臧武仲,認(rèn)為臧武仲很聰明,卻不容于魯國,這是有原因的,便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違背事理,又不合于恕道。
筆者要提的是,此時的孔子才剛剛兩歲。
這一年,晉國的欒氏覆滅,晉國的六卿之位開始被中行氏、范氏、魏氏、韓氏、趙氏、智氏六個卿族牢牢把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