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锜到達楚國軍營,跟楚國人請戰(zhàn)之后,返回晉國。
楚國的潘黨追擊魏锜,到達熒澤(鄭地,今河南古滎北),魏锜看到六只麋,便射死了一只,回車獻給潘黨,表示,您有軍事在身,獸人(官名,掌管獵獲禽獸)可能沒有供給新鮮的野獸給您吧我恭敬得將它獻給您的從者。
潘黨因此下令不再追趕。
當初趙旃(zhān)(趙穿之子)請求做卿沒有成功,對于那些讓晉國失掉此次挑戰(zhàn)的人十分氣憤,便請求領(lǐng)兵挑戰(zhàn),沒有得到允許。請求召請楚國人前來結(jié)盟,得到允許了。
等到魏锜與趙旃都受命前去,上軍佐郤克表示,兩個心懷不滿的人去了,沒有防備的話,必然會失敗。
先縠卻說,鄭國人請求我們作戰(zhàn),不敢聽從;楚國人求和,又不能相處友好。領(lǐng)兵沒有固定的命令,多加準備做什么呢?
上軍將士會表示,防備楚國有好處。如果這兩人激怒了楚國,楚國人趁機襲擊,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失去軍隊。不如防備他們。楚國如果沒有惡意,撤去防備與他們結(jié)盟,哪里會有損于友好?如果楚國帶著惡意前來,有了防備就不會失敗。況且就算是諸侯會見,軍隊的防衛(wèi)也不會撤去,這就是警惕。
可中軍佐先縠卻沒有同意。
上軍將士會于是派韓穿統(tǒng)率七隊伏兵隱藏在敖山之前,因此上軍沒有戰(zhàn)敗。中軍大夫趙嬰齊派他的部下先在黃河邊準備好船只,因此哪怕晉軍戰(zhàn)敗也能先渡過河去。
潘黨已經(jīng)趕走了魏锜,趙旃在晚上到達楚國軍營,鋪席子坐在軍營之外,讓他的部下先進入。
六月乙卯,楚莊王乘坐戰(zhàn)車追趕趙旃,趙旃丟掉車子逃入林子,楚國的屈蕩與他搏殺,繳獲了趙旃的甲裳。
晉國人擔心魏锜、趙旃激怒楚國人,就讓駐守的戰(zhàn)車前去迎接兩人。
可楚國的潘黨卻以為晉軍攻打過來了,楚國人擔心楚莊王陷入戰(zhàn)陣,便主動出兵迎戰(zhàn)。
楚國軍隊一鼓作氣攻打晉軍,中軍將荀林父一時不知如何應(yīng)對,便在軍中擊鼓宣言,先渡河的有賞。
中軍與下軍爭相渡河,先登船的人用兵器砍斷后來人的手指,船上的手指多得都可以用手捧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