邯鄲被圍后,平原君多次給魏國國君魏安厘王、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寫信,希望魏國能夠出兵救援趙國。
信陵君,乃是魏國國君魏昭王之子,魏安厘王異母弟,其姊乃趙平原君之夫人。
魏安厘王派晉鄙率軍前往救援趙國。
秦昭襄王得知消息之后,派使臣前往魏國告誡魏王,表示,我攻下魏國,這只是早晚的事情,諸侯之中有敢救援趙國的,攻下趙國后,必定調(diào)兵先攻打它。
魏安厘王因此感到害怕,就派人阻止晉鄙進軍,把軍隊駐扎在鄴城,名義上是救援趙國,實際上是采取兩面道的策略來觀望局勢的發(fā)展。
平原君使臣的車子連續(xù)不斷前往魏國,責備信陵君,表示,我之所以依附魏國,與魏國聯(lián)姻,就是因為公子的高義能夠主動幫助他人解決困難。如今邯鄲危急,早晚就要投降秦國,可魏國的救援卻遲遲不來,公子哪里能夠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呢!況且公子就算輕視趙勝,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,難道就不憐憫公子的姐姐嗎?
信陵君為此十分擔憂,屢次請求安厘王出兵,又讓手下門客辨士勸說安厘王。
安厘王畏懼秦國,始終不肯聽從信陵君的意見。
信陵君眼見自己終究不能使魏國出兵,就決定自己不能活著而讓趙國滅亡。
于是信陵君請來門客,湊集戰(zhàn)車百輛,打算帶著門客前往邯鄲與秦軍一戰(zhàn),與趙國一同死難。
信陵君的車隊經(jīng)過夷門,前去見侯嬴。
侯嬴,七十高齡,乃是魏國的隱士,擔任夷門監(jiān)者(看門人),家境貧寒。
信陵君曾厚禮相待,侯嬴不取,信陵君猶禮賢下士,侯嬴遂成為信陵君的上客,順帶結識了屠夫朱亥。
此次赴趙,信陵君將自己的打算都告訴侯嬴,向侯嬴訣別后準備上路。
侯嬴對信陵君說,公子努力吧,老臣我不能隨行。
信陵君行了數(shù)里,心中愈發(fā)不快,表時,我對待侯先生已經(jīng)足夠周到了,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,如今我將要死難而侯先生卻沒有一言半辭來送我,我難道是對待他有什么遺落嗎?
信陵君因此駕車返回,想要問問侯嬴。
侯嬴一見到信陵君,便笑著說道,我本來就知道公子會回來的。
侯嬴接著說,公子好客喜士,天下聞名。如今有了危難,沒有其他的打算而想要前往同秦作戰(zhàn),這就好像把肉扔給饑餓的老虎,有什么作用呢?還需要我們這些門客做什么?公子待我禮節(jié)甚厚,公子前去而我不送行,因此知道公子怨恨我會返回來。
信陵君再拜侯嬴,向侯嬴詢問對策。
侯嬴屏退左右,與信陵君秘密交談,表示,我聽說晉鄙的兵符經(jīng)常放在魏王的臥室里,在魏王的妻妾中如姬最受寵愛,她能夠出入魏王的臥室,只要盡力是能將兵符偷出來的。我聽聞如姬的父親被人所殺,如姬想要報仇的心已經(jīng)有三年了,自魏王以下的群臣都想要替她報仇,但沒有誰能夠做到。如姬因此在公子面前哭泣,公子派出門客斬下了那仇人的頭,恭敬地進獻給如姬。如姬想要為公子效死,是不會推辭的,只是沒有機會罷了。公子果真一開口請求如姬幫忙,如姬必然答應,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奪取晉鄙的軍權,北邊可以救援趙國,西邊可以抵御秦國,這是五霸的功業(yè)。
信陵君聽從了侯嬴的計策,請求如姬幫忙。如姬果然盜出了晉鄙的兵符交給公子。
信陵君準備前往邯鄲,侯嬴表示,將在外,主令有所不受,以便國家。公子到了那里即使兩符相合,可晉鄙不交給公子兵權而再請示魏王,事情就危險了。我的朋友朱亥可以與您一同前往,此人乃是力士。如果晉鄙聽從,那么再好不過;如果晉鄙不聽從,那就讓朱亥擊殺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