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頗,趙國上將,歷任趙惠文王、趙孝成王,以勇氣聞達諸侯。
惠文王十六年,率軍伐齊,大破之,取晉陽。
惠文王二十年,率軍攻齊,破其一軍。
惠文王二十三年,率軍攻幾邑,取之。
惠文王二十四年,率軍攻魏房子,拔之,因城而還。又攻安陽,取之。
孝成王六年,廉頗免而趙括代將。
孝成王十五年,以尉文封相國廉頗為信平君。時燕卒起二軍,車二千乘,栗腹將而攻鄗,卿秦將而攻代。廉頗為趙將,破殺栗腹,虜卿秦、樂閑。
孝成王十六年,廉頗圍燕。
孝成王二十一年,率軍攻繁陽,取之。
廉頗以將相和、長平之戰(zhàn)聞名于后世。
長平之戰(zhàn),趙孝成王以趙括代替廉頗統(tǒng)帥趙軍,等到五年之后,燕國準備攻打趙國,趙王再次以廉頗為將。
廉頗免職的時候,他的門客都離他而去。等到他再次為將時,門客們又都回來。
廉頗對他們說,你們都走吧。
門客中有人表示,吁!您的見解為什么這么落后呢!天下人都是按照市場交易的規(guī)矩進行結(jié)交,您有權(quán)勢,我們就跟隨您,您沒有權(quán)勢,我們就離開。這本是很尋常的道理,有什么可抱怨的呢?
等到孝成王去世,悼襄王繼位,廉頗正率軍攻打魏國繁陽。
悼襄王派樂乘代替廉頗,廉頗因此大怒,攻打樂乘,樂乘逃跑,廉頗也因此逃亡魏國。
昔日藺相如有完璧歸趙、不辱于秦王的功績,廉頗猶輕視相如;長平之戰(zhàn),趙括代廉頗,為秦國所敗,數(shù)十萬將士覆沒。
樂乘,燕國之降將也。廉頗必輕視之,且惱怒乘代己,率眾而攻之,則可知也。
廉頗在大梁居住了很久,魏國不能對他信任。趙國又屢次為秦軍圍困,趙王就想要重新任用廉頗為將。
趙王派使臣探望廉頗,看廉頗是否還能任用。
廉頗的仇人郭開用重金賄賂使者,讓他說廉頗的壞話。
趙國使者見到廉頗之后,廉頗當(dāng)著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飯,十斤肉,又披甲上馬,表示自己還能夠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