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禽,姬姓,展氏,名獲,字季禽,魯國大夫展無駭之子,魯孝公四世孫,魯國柳下邑人,死后謚惠,故稱柳下惠他是柳姓的始祖。
孔子稱贊他的賢德,孟子尊稱他為‘和圣’。
展禽出生于魯隱公三年,即公元前七二零年。
魯桓公十八年,即公元前六九四年,二十七歲的柳下惠開始出仕魯國,次年,任士師(掌管刑獄訴訟之事)。
可從魯桓公十九年到魯莊公十四年,即從公元前六九三年到公元前六八零年,這十四年里,他就經(jīng)歷了三次起仕和三次罷黜,兩次都是當(dāng)年出仕,次年就被罷黜了,最長的一次也沒有超過三年。
魯莊公二十二年,即公元前六七二年,四十九歲的柳下惠再次擔(dān)任士師,可當(dāng)年五月就又一次被罷黜了。
魯莊公三十二年,即公元前六六二年,魯國讓五十九歲的柳下惠擔(dān)任委吏(管理糧倉的小吏),他沒有推辭。
魯僖公十二年,即公元前六十八年,魯僖公想要重用柳下惠,但是被臧仲阻止,柳下惠便再也沒有為官。
這也是先圣孔丘批評臧文仲的一點,知道柳下惠的賢德,卻不重用他,這不是執(zhí)政之人應(yīng)該做的。
柳下惠雖然在為政上沒有做出什么功績,但他的賢德卻不僅在魯國傳播,更是聞名于諸侯。
其中,他最廣為流傳的便是‘坐懷不亂’的典故。
魯桓公十七年,即公元前六九五年,二十六歲的柳下惠遠行歸家,居住在城外,當(dāng)時天氣十分寒冷,柳下惠就算是裹著被子依舊感到很冷。
這個時候,一個女子前來借宿,穿的十分單薄,柳下惠害怕她凍死,便讓他坐在自己的懷中,用衣服包裹著她的身體,如此一夜。
柳下惠沒有任何的逾越之舉,沒有趁人之危。
后人感念其德行高尚,便以‘坐懷不亂’稱之。
魯莊公二十三年,即公元前六七一年,柳下惠剛剛被罷黜的第二年,就有人問他,魯國多次罷黜你,卻不見你憂慮,這是為什么?
柳下惠聽聞之后舞而歌,春風(fēng)鼓,百草敷蔚,吾不知其茂;秋霜降,百草零落,吾不知其枯??菝撬臅r之悲欣,榮辱豈吾心之憂喜?
此言記于《太平御覽·時序部·卷四》,引《管子》之文。
意思就是,春風(fēng)吹動,百草都盛開了,我難道不知道他們茂盛;秋霜降臨,百草都凋零,我難道不知道他們枯萎。可枯萎和繁茂并不是四時的悲喜,就像榮辱并不能左右我的憂喜一樣。
《論語·微子》中記載,柳下惠名滿天下,諸侯都有意聘請他,有人向柳下惠表示,你在魯國被罷黜三次,為什么不到別的國家去呢?
柳下惠說,自己三次被罷黜,就是因為自己堅持原則,如果一直堅持下去,無論到哪里都難免遭受罷黜的結(jié)果;如果放棄了自己的原則,那在魯國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,那又為何要離開父母的故土?
魯僖公十四年,即公元前六四六年,七十五歲的柳下惠早已經(jīng)名滿天下,教授門人,德行遠播于諸侯。
這一年,齊國攻打魯國,目的是要索取魯國的鄭國之鼎,岑(cén)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