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文公,名重耳,晉國第二十三任國君,晉獻公之子,晉惠公之兄,晉懷公之伯父,在位時間九年。
晉文公元年,即公元前六三六年,春,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。
到達黃河邊,狐偃把玉璧還給重耳,表示,我背著馬籠頭和韁繩跟隨您在天下巡游,我的罪過很多,我自己尚且知道,更何況是您呢?請您讓我從這里離開吧。
重耳表示,如果跟舅舅不同心,有河神見證。
說完,就將玉璧扔進黃河之中。
重耳渡過黃河之后,秦軍包圍了令狐(晉邑,今山西臨猗),進入桑泉(晉邑,今山西臨猗東北),占取臼衰(晉邑,今山西運城解州西北)。
二月,甲午,晉國軍隊駐扎在廬柳(晉地,今山西臨猗北)。
秦穆公派公子縶前往晉軍軍營游說,晉軍害怕,因此退走,在郇地(晉邑,今山西臨猗西南)駐扎。
辛丑日,狐偃與晉大夫、秦大夫在郇地會盟。
壬寅日,重耳進入晉國軍隊。
丙午日,重耳進入曲沃。
丁未日,重耳在晉武公廟會見群臣。
戊申日,重耳派人在高梁(山西臨汾東北)殺死晉懷公。
惠公的舊臣呂甥、郤芮害怕為文公所迫害,便準備焚燒公宮,趁機殺死文公。
寺人披請求進見文公,文公讓人責備他,并且不準備見他,表示,蒲城之役,國君讓您一天內(nèi)到達,您立刻就到達了。之后我跟隨狄君在渭水畔打獵,你因為惠公的命令來殺我,命令三天之內(nèi)到達,你兩天就到了。雖然是奉了國君的命令,可為什么如此迅速?我那雙袖子還在呢?你還是走吧。
寺人披回答,我原以為國君回國之后,已經(jīng)明白為君之道,如果還沒有的話,恐怕會再一次遇上災(zāi)禍。執(zhí)行國君的命令沒有二心,這是古代的制度。除去國君所厭惡的人,只看自己的力量有多大。蒲人、狄人,對我來說又算什么?如今您成為國君,心中也會沒有蒲人、狄人吧。齊桓公將射鉤(管仲刺殺公子小白)的事情放在一邊,而讓管仲輔佐他。如果國君不算這么做,我便走了,哪里需要國君的命令?走得人很多,哪里只有我這個受過刑罰的小臣。
晉文公聽了之后,便接見了寺人披,從他那里知道了呂甥、郤芮的陰謀。
三月,晉文公與秦穆公私下里在王城會見。
己丑日(三月最后一天),晉國宮室著火,呂甥、郤芮尋文公未果,便逃到了黃河邊上,后為秦穆公所誘殺。
晉文公迎接夫人嬴氏(文嬴)回晉國,秦穆公贈送給晉文公三千衛(wèi)士,都是得力的仆人。
晉文公有一個年幼的隨從名叫頭須,替文公掌管財務(wù)。
晉文公逃亡在外時,頭須偷了財物離開,把它們都用在了讓晉文公回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