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原君,趙國公子,趙武靈王之子,趙惠文王之異母弟,趙孝成王之叔父,名勝,惠文王、孝成王時期擔任趙國相國,三次去相,三次復位。喜好收養(yǎng)門客,投奔之人有數(shù)千人,與魏國信陵君、齊國孟嘗君、楚國春申君并稱為戰(zhàn)國四公子。
平原君家有座高樓,面對著下面的民宅。民宅中有一個跛腳之人,總是一瘸一拐外出打水。
平原君的一位美妾住在樓上,見到跛腳之人打水的樣子,大笑。
第二日,跛腳之人前往平原君家,進見平原君,請求,臣聽聞您喜愛士人,士人不遠千里歸附于您,就是因為您看重士人而輕賤姬妾。臣不幸得病致殘,可您的姬妾卻在高樓上恥笑我,我希望能夠得到恥笑我的那個人的頭。
平原君笑著應答說,好。
等到跛腳之人離去,平原君又笑著表示,看這小子,竟想要因為一笑的緣故來殺我的美妾,不也太過分了嗎!
平原君最終沒有殺死自己的愛妾。
如此,過了一年多,平原君門下的賓客、食客陸陸續(xù)續(xù)離開了一半多。
平原君因此感到奇怪,表示。我對待諸位先生從來不敢有失禮的地方,可離開我的人為什么這么多呢?
一個門客上前回答,因為您沒有殺笑跛腳的人,大家以為您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,所以士人紛紛離去。
平原君因此斬下恥笑跛腳拿人的頭顱,親自登門獻給跛腳之人,并為此道歉。
自此之后,他門下的賓客、食客又陸陸續(xù)續(xù)回來。
平原君因此享有盛名。
戰(zhàn)國之時,士多重道義,猶在禮樂、君臣之上,君以知己之禮待我,臣必生死相赴報君。
故諸侯貴戚皆厚養(yǎng)士人于府宅,廣收能人為己用,趙猶以平原君為最,盛名累于天下。
平原君之美妾,雖無尊貴,以平原君而殊榮,所謂笑躄,小事也。
而至于身首異處,凄慘無人置會,而在于躄者一語也。
‘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?!?/p>
縱觀天下之士,遑論圣賢,其中稱善道能者,亦在少數(shù)也。
躄者之病殘,猶如士人之弊缺,今美人笑躄者,他日平原君則可笑士人。以平原君之盛名,其必為天下所棄焉。
今日躄者所請,所謂貴士而賤妾,美人姬妾實無足輕重,而務使平原君能貴士。
其稍稍引去者,名為躄者請美人之頭,實賓客欲扼平原君之喉也。
平原君養(yǎng)士,乃貴其賢而用其人。邯鄲之圍,可堪能用者,不過二十人,能縱橫廟堂者,唯毛遂也。
士人歸附平原君,乃享其食而用其名,多碌碌無為之輩,難堪大用之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