‘幡幡瓠葉,采之亨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嘗之。
有兔斯首,炮之燔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獻(xiàn)之。
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酢之。
有兔斯首,燔之炮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酬之?!?/p>
記于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魚藻之什》,乃是一首宴飲之詩,用在此處有用禮當(dāng)微薄之意。
子皮通知叔孫豹,同時把趙武的情況告訴了他,叔孫于是告訴子皮,趙武請求用一獻(xiàn)之禮。
子皮疑惑不敢決。等到舉行享禮,鄭國人準(zhǔn)備了五獻(xiàn)之禮(士一獻(xiàn),大夫三獻(xiàn),子男五獻(xiàn),大國上卿同子男,用五獻(xiàn))。
趙武辭謝,私下向子產(chǎn)表示,我已經(jīng)向冢宰請求過了。
于是,鄭國人就用一獻(xiàn)之禮。
等到享禮接受,開始宴飲。叔孫豹賦《鵲巢》。
‘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御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將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盈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成之?!?/p>
記于《詩經(jīng)·國風(fēng)·召南》,乃是一首描寫婚嫁之詩。
趙武聽了之后,表示,我不敢當(dāng)。(從此處當(dāng)知,《鵲巢》當(dāng)有歌頌贊揚(yáng)之意)
叔孫豹又賦《采蘩》。
‘于以采蘩?于沼于沚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事。
于以采蘩?于澗之中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宮。
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被之祁祁,薄言還歸?!?/p>
記于《詩經(jīng)·國風(fēng)·召南》,乃是一首描寫宮女為祭祀而勞作之詩。
叔孫豹表示,效果獻(xiàn)上薄禮蘩,大國愛惜而加以使用,豈敢不服從大國的命令?
子皮賦《野有死麕(jun》的最后一章。
‘舒而脫脫兮!無感我?guī)溬猓o使尨也吠!’
記于《詩經(jīng)·國風(fēng)·召南》,乃是一首愛情之詩。
趙武賦《常棣》。
‘常棣之華,鄂不韡韡(wěiwěi)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