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兔斯首,燔之炙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酢之。
有兔斯首,燔之炮之。君子有酒,酌言酬之?!?/p>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魚藻之什》,乃是一首庶人燕飲朋友之詩。
子皮再去通知穆子,向穆子說明了趙文子的情況,穆子便表示,趙孟想要一獻(xiàn)之宴(一獻(xiàn)乃燕禮中的一獻(xiàn)之禮,包含獻(xiàn)、酢、酬,一獻(xiàn)乃是士之禮,大夫三獻(xiàn)、子男五獻(xiàn)、侯伯七獻(xiàn)、上公九獻(xiàn)),您還是聽從他吧。
子皮則憂慮,表示,怎么敢?
穆子答,那個人想要這樣,有什么不敢呢?
等到宴會之時,舉行享禮(使臣向朝聘國君進(jìn)獻(xiàn)禮物的儀式),鄭國在東房準(zhǔn)備了五獻(xiàn)的用具,趙文子辭謝,才用了一獻(xiàn)之禮。
趙文子是宴會的主賓,享禮結(jié)束之后入席,穆子賦《鵲巢》
“維鵲有巢,維鳩居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御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方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將之。
維鵲有巢,維鳩盈之。之子于歸,百兩成之。”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國風(fēng)·召南》,乃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。
叔孫穆子用在此處,當(dāng)是稱頌趙文子。
趙文子聽了之后,表示,我可不敢當(dāng)。
穆子于是又賦《采蘩》。
“于以采蘩?于沼于沚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事。
于以采蘩?于澗之中。于以用之?公侯之宮。
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被之祁祁,薄言還歸?!?/p>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國風(fēng)·召南》,乃是一首描寫采蘩者為祭祀而勞作之詩。
穆子用在此處,亦是稱贊趙文子。
穆子表示,小國獻(xiàn)上薄禮蘩,大國愛惜而使用,怎么敢不服從大國的命令。
鄭國的子皮賦《野有死麋》的最后一章。
“舒而脫脫兮!無感我蛻兮!無使尨(máng,多毛的狗)也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