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莊公,宋國第十六任國君,宋穆公之子,名馮(ping),在位時間十九年。
宋莊公繼位后,華督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,將郜國的大鼎送給了魯國,又給齊、陳、鄭等諸國送去了禮物,華督由此成為了宋國的國相
宋莊公九年,即公元前七零一年,宋莊公與齊國、衛(wèi)國、鄭國在惡曹舉行會盟。
也就是在這一年,鄭國的鄭莊公去世,鄭國大臣祭仲擁立了鄭莊公的兒子太子忽繼位為鄭國國君,是為鄭昭公。
鄭昭公的弟弟公子突,他的母親是宋國雍氏之女,雍氏又得宋莊公信任。
于是宋昭公借故將祭仲騙到了宋國,并威脅祭仲,如果不立公子忽為鄭國國君,就殺了他。
同時,宋國雍氏將公子忽抓來,以此勒索錢財。
祭仲因此與宋國定下盟約,帶著公子忽回了鄭國,鄭昭公得知之后,就逃到了衛(wèi)國,公子忽成為宋國國君,是為鄭厲公。
宋國干預鄭國國政,卻也正是這樣,兩國再次生怨,在宋莊公在位時,多次與鄭國開戰(zhàn)。
宋莊公十年,即公元前七零零年,魯桓公想要與宋國、鄭國議和,由于魯桓公不知道宋莊公是否誠心議和,于是先在句瀆之丘會盟,后又在虛地、龜?shù)貢姟?/p>
由于宋莊公無意議和,魯桓公便與鄭厲公在武父結(jié)盟,隨后率軍進攻宋國。
鄭厲公由于無法忍受宋國向鄭國多次索要錢財,便與魯國、紀國一起攻打宋國。
宋國集齊國、宋國、衛(wèi)國、燕國四國軍隊,與三國聯(lián)軍交戰(zhàn),可最終兵敗。
次年,宋莊公為報去年兵敗之恥,便又聯(lián)合齊、蔡、衛(wèi)、陳四國攻打鄭國。
五國軍隊攻破鄭國國都,焚燒了鄭國都城的渠門,攻打東郊之時,占取牛首,并將鄭國太廟的椽子拿回去當了宋國盧門的椽子。
宋莊公十三年,即公元前六九七年,宋莊公與魯桓公、衛(wèi)惠公、陳莊公在袲(chi)地會盟,策劃攻打鄭國,當時鄭國發(fā)生政變,鄭厲公逃出國都,諸侯想要幫助鄭厲公,但沒有成功。
次年,宋莊公與魯桓公、蔡桓公、衛(wèi)惠公在曹國會見,再度策劃進攻鄭國。
同年四月,宋、魯、衛(wèi)、陳、蔡五國進攻鄭國,依然沒有什么收獲。
宋莊公十五年,宋莊公聯(lián)合衛(wèi)國進攻邾國。
宋莊公十九年,即公元前六九一年,宋莊公去世,他的兒子公子捷繼位,是為宋后湣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