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莊公二十三年,即公元前六七一年,春季,魯莊公從齊國回來。
夏季,魯莊公就又到齊國去觀看祭祀社神的儀式,這是不合于禮制的。
曹劌勸諫魯莊公,表示不可這樣做。禮法,是用來約束民眾的。所以會見的時候明確上下的準則,制定節(jié)用財賦的標準;朝勤是為了規(guī)范爵位的儀式,遵循老幼的次序;征伐是為了攻打不義不禮。諸侯朝聘天子,天子巡守四方,以此來熟悉會見和朝勤的制度。如果不是這樣,國君是不會去做的。國君的舉動史官必然記載,可記載下來的東西啊要是不符合禮法儀度,那么子孫后代會如何看待呢?
曹劌用禮法之用,君主之為,勸諫魯莊王,乃是天下至正之道。
然禮雖約束天下,君主更是禮法中的得利者,可君主行事,所思所慮,非禮也。
禮為之用,不可為根本。
萬物之行歸以實,諸事所動出以利,生民俯仰賴以情,家國存亡得以理。
君主所思者,當為利也。
重家國之利,君主賢明,家國可興;重個人之利,輕奢淫逸,衰亡隱行。
魯莊公沒有聽從曹劌的意見,還是到了齊國,相傳在齊國之時,魯莊公還見了哀姜,這同樣是不合禮制的,便有了‘未娶而先淫’的流言。
這一年,楚國來魯國聘問,魯莊公先后在谷地、扈地與齊桓公會見。
也就是在這一年,魯莊公在魯桓公的廟內將柱子涂上了紅漆,這是有違于禮的
次年,魯莊公又在桓公廟內給椽子刻上雕花,同樣有違于禮。
夏季,魯莊公親自到齊國去迎娶哀姜,八月,哀姜入魯國國都。
哀姜會見魯國宗室夫人的時候,用玉帛作為見面禮,這是不符合禮的。
魯國大夫御孫表示,男子相見的禮物,好的就是玉帛,差一些的就是禽鳥這是為了區(qū)分出等級;女子相見,禮物沒有超過榛子、栗子、棗子、干肉的,表示誠敬而已?,F在用相同的禮物,男女就沒有區(qū)別了。男女的區(qū)別,是國家的大禮,現在由夫人搞亂了,恐怕是不可以的。
而魯莊公同樣沒有聽從御孫的意見,寵愛哀姜,至于禮法亂,禍將不遠矣。
魯莊公二十五年,陳國的女叔前來聘問,這是開始與陳國修好。
夏季六月初一,魯國有日食現象,擊鼓,用牲祭祀土地之神。
秋季,發(fā)生大水,擊鼓,用玉帛、牲祭祀土地、城門之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