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昭公十三年,即公元前五二九年,春季,叔弓率軍包圍費地,沒有攻克,敗退。
季平子十分生氣,命令接見住在城外的費地人,準備把他們抓起來。
魯國大夫冶區(qū)夫?qū)酒阶颖硎荆粦撨@樣做。如果接見費地人,受凍的就給他們衣服,受餓的就給他們飯吃,作為他們的主君,供應他們?nèi)狈Φ臇|西,費地人來了就像是回家一樣,南氏也就要滅亡了。百姓也會背叛他,誰又會跟他住在城內(nèi)呢?
如果用威嚴使他們害怕,用憤怒使他們畏懼,百姓就會討厭而背叛您,這是為別人招聚百姓。
如果諸侯都這樣做了,費地就沒有地方去,他們不親近南氏,還會到哪里去呢?
季平子聽從了冶區(qū)夫的意見,費地人于是背叛南氏,南蒯逃亡到了齊國。
季氏之勢如烈火烹油,尚不可當,季平子雖非善,亦能也,可窺其頹,然未見其衰也。
秋季,魯昭公與晉昭公、宋元公、衛(wèi)靈公、鄭定公、曹武公、莒著丘公(莒去疾)、邾莊公、滕悼公、薛獻公、杞平公、小邾國國君在平丘(衛(wèi)邑,今河南封丘東南)會見。
當初,晉國的虒祁之宮建成,諸侯參加落成之禮,回去之后都對晉國有了二心。
因為季平子攻打莒國,占取郠地,晉昭公便打算率領(lǐng)諸侯之師討伐魯國。
晉國的叔向表示,不能不向諸侯展示一下晉國的威嚴和實力。
于是便有了平丘之會。
七月,在邾國的南部檢閱軍隊,帶甲戰(zhàn)車足有四千乘。
八月,因為齊國的不順服,擔憂諸侯對晉國有二心,晉國再次檢閱軍隊。
會上,莒國和邾國指責魯國時常侵占兩國土地,于是晉昭公不接見魯昭公,派叔向辭謝魯國。
叔向表示,諸侯將要結(jié)盟,我國國君知道不能再事奉魯侯,便不用魯侯勞駕了。
子服惠伯(子服椒,孟獻子之孫)表示,晉侯聽信蠻夷的控訴,斷絕兄弟之國的關(guān)系,丟棄周公的后代,也只能由著晉侯了,我國國君聽從晉國的命令。
叔向答子服惠伯,表示,我國國君有甲車四千乘,就算是丟棄道義行事,也是可怕的。何況如今是秉承道義,還有誰能抵擋呢?
牛雖然瘦小了,壓在小豬的身上,難道怕小豬會不死嗎?魯國對南蒯、子仲的憂慮,難道可以忘記嗎?
如果憑借晉國的實力,率領(lǐng)諸侯的軍隊,依靠邾國、莒國、杞國、鄫國對魯國的憤怒,來討伐魯國的罪過,利用你們對兩人的憂慮,什么要求得不到呢?
魯國人感到害怕,于是聽從了晉國的命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