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景公十四年,即公元前五八六年,春,趙同、趙括(此二者皆為趙盾之子,趙嬰齊之兄也)把趙嬰齊放逐到齊國。
趙嬰齊表示,有我在,所以欒氏不敢作亂,我逃亡了,兩位兄長恐怕就有憂患了。況且人各有所能,也有所不能,赦免我又有什么壞處。
趙同、趙括沒有聽從他的話。
趙嬰齊夢見天使對自己說,祭祀我,我保佑你。
趙嬰齊因此詢問士貞伯(士渥濁),士貞伯表示,不知道。
之后士貞伯告訴別人,神靈降幅給仁愛的人,降禍給淫亂的人。淫亂而沒有收到懲罰,這就是福了。祭祀了,難道就沒有禍亂了嗎?
趙嬰齊祭祀了神靈,第二天就逃亡了。
夏,荀首到齊國迎接齊女,魯國叔孫僑如在谷地給他贈送食物。
梁山(古山名,今陜西韓城)崩塌,晉景公用傳車召見伯宗。
伯宗在路上碰到一輛載重物的車,讓它避開,表示,避開傳車。
押送重物的人說,與其等我,不如走捷徑來得快一些。
伯宗問他是哪里人?答,絳城人。
于是伯宗詢問他絳城之事,他說,梁山崩塌了,國君打算召見伯宗商量。
伯宗便問,準備怎么辦呢?
押送重物的人就說,山有了腐朽的土壤而崩塌,又能怎么辦呢?國家以山川為主,所以山崩川竭,國家就要為它減膳撤樂,穿素服,乘坐沒有彩畫的惡車子,不奏音樂,離開寢宮,陳列獻神的禮物。太史宣讀祭文,以祭祀山川之神。就是這樣罷了,就算是伯宗,還能怎么樣呢?
伯宗想要帶著押送重物的人去見晉景公,它沒有同意。
于是伯宗就將他的話告訴了晉景公,晉景公聽從了。
六月,鄭悼公派公子偃到晉國求和。
八月,鄭悼公與晉國趙同載垂棘結(jié)盟。
冬,晉景公與魯成公、齊頃公、宋共公、衛(wèi)定公、鄭悼公、曹宣公、邾國國君、紀桓公在蟲牢結(jié)盟,這是因為鄭國順服晉國。諸侯商議再次會見,宋共公因為國內(nèi)有亂,不參加會見。
這一年,周定王去世,他的兒子姬夷繼位,是為周簡王。
晉景公十五年,即公元前五八五年,春,鄭悼公到晉國拜謝講和,子游相禮,在東楹的東邊舉行授玉之禮。
士貞伯因此表示,鄭伯恐怕要死了吧!自己拋棄自己,目光流動東張西望,走路很快,不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大概不能活得長久。
三月,晉國大夫伯宗、夏陽說、衛(wèi)國大夫?qū)O良夫、甯相、鄭國人、伊洛戎人、陸渾、蠻人入侵宋國,這是因為宋國人沒有參加會盟。
聯(lián)軍駐扎在鍼地,衛(wèi)國人沒有加以防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