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陵君準備前往邯鄲,侯嬴表示,將在外,主令有所不受,以便國家。公子到了那里即使兩符相合,可晉鄙不交給公子兵權(quán)而再請示魏王,事情就危險了。我的朋友朱亥可以與您一同前往,此人乃是力士。如果晉鄙聽從,那么再好不過;如果晉鄙不聽從,那就讓朱亥擊殺他。
信陵君聽了這些話,便哭了。
侯嬴于是問,公子怕死嗎?為什么哭泣?
信陵君答,晉鄙是魏國勇悍的老將,我前去他那里恐怕他不聽從命令,必定要殺死他,因此我哭泣,哪里是怕死呢?
于是信陵君前去請求朱亥一同前往。
朱亥笑著說,我只是市井上刀殺生的屠夫,公子數(shù)次親自登門問候我,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您,是因為我以為小禮小節(jié)沒什么用處。如今公子有了危急,這就是我為公子殺身效命的時候了。
朱亥因此與信陵君一同前往邯鄲。
信陵君前去向侯嬴辭行,侯嬴表示,我本應(yīng)該同您一起前去,可惜勞累不能成行。請允許我計算您的行程,您到達晉鄙軍中的那一日,我面向北自刎而死,來為公子送行。
于是信陵君前往邯鄲。
到達鄴城,假傳安厘王之令代替晉鄙擔任將領(lǐng)。
晉鄙合驗了兵符,仍然有所懷疑,舉手看著信陵君,表示,如今我統(tǒng)帥十萬之眾,駐扎在邊境上,這是國家的重任,如今公子只身一人來代替我,這是為什么?
晉鄙正要拒絕接受命令,這時朱亥取出藏在袖子中的四十斤鐵錐,一錐擊殺晉鄙,信陵君因此統(tǒng)帥晉鄙的軍隊。
整兵,向軍中下令,表示,父子都在軍中的,父親歸家;兄弟都在軍中的,長兄歸家;沒有兄弟的獨子,回家奉養(yǎng)雙親。
如此,信陵君得兵八萬,發(fā)兵攻打秦軍。
等到秦軍撤兵,趙國得以保全,趙孝成王與平原君到郊界迎接信陵君。
平原君替信陵君背著盛放箭支的箭袋在前面引路。
孝成王再拜,表示,自古以來的賢人沒有一個趕得上公子的。
當信陵君到達晉鄙軍中的那一日,侯嬴果然面北自刎而死。
信陵君知道魏王必然惱怒他盜竊兵符,又假裝王命擊殺了晉鄙,于是在擊退秦軍保存了趙國之后,讓軍中部將帶著軍隊返回魏國,自己卻是留在了趙國。
孝成王為感激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舉,把鄗邑封賞給信陵君。
信陵君因此在趙國居住了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