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然,這其中發(fā)生了可笑的一幕,齊國向晉靈公行賄,使得晉國背棄盟約,讓晉國大臣趙盾對晉靈公大為不滿。
宋昭公九年,即公元前六一一年,宋國人對宋昭公的不滿已經(jīng)十分深厚了。
宋昭公在宋國的處境本就不好,內(nèi)憂外患,宋昭公在宋國行事更是暴虐無道。
細(xì)究其成為宋國國君以來的種種,也不難看出為何會這般。
宋昭公是在宋國政變之中得到的宋國國君之位,但很明顯他不是自己選擇的那個人,而是被選擇的那個。
但如果是這樣倒也就算了,這開局對于華夏的君王來說并不能算多糟糕。
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落在了那四個字上,內(nèi)憂外患。
宋襄公的夫人,宋昭公的嫡祖母王姬,因為她的地位、身份,又得到了部分宋國公室的支持,就敢不顧宋國國君,殺害宋國官員。
楚國欲要爭霸中原,宋國乃是小國,無力抵抗,身為一國之君受他國之辱。
宋昭公絕非心思深沉、能夠忍辱負(fù)重之輩,或者說他沒有這個能力和心思去應(yīng)對他所面臨的局面。
看了宋昭公,筆者方知教化之學(xué)和內(nèi)修之德萬萬不可缺一也,尤其是你的身份和地位越高,它們必然是能夠幫助到你的。
教化之學(xué)不全,內(nèi)修之德未善,宛若浮游獨舟,險風(fēng)惡浪一至,不說傾覆,只叫航向迷失,便是萬劫不復(fù)。
宋昭公有一個弟弟,名叫公子鮑,與宋昭公相比,公子鮑在宋國內(nèi)的名聲就要好上許多了。
公子鮑對于國人禮遇有加,宋國發(fā)生饑荒,他就拿出全部的糧食來施舍;七十歲以上的長者,沒有不送東西的,不是還送上珍貴的禮品;六卿的家里,沒有一天不登門的;宋國有才能的人,他沒有不加以事奉的;宋桓公一下的公室親族,沒有不加以接濟(jì)的。
這種表現(xiàn),不論放在古時候哪個朝代,擺明了就是要造反。
最關(guān)鍵的是,公子鮑長得是十分好看,《左傳》中用‘美而艷’來形容他,襄夫人王姬竟然想要和他私通,但是公子鮑沒有同意。
令人想不到的是,王姬不僅沒有怪罪他,反而幫助他在宋國廣施恩惠,通過大夫華元的推薦讓他成為了右?guī)?,掌管右軍?/p>
這還不算完,王姬興許是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,雖然幫助到了公子鮑,但是還有個礙事的宋昭公在,就準(zhǔn)備等到宋昭公在孟諸打獵時殺死他。
宋昭公知道了消息后,帶上了他的全部財寶想要逃走。
司城蕩意諸勸說宋昭公,不如到諸侯哪里去避難。
可宋昭公卻說,在宋國,自己的國人、大夫、祖母都不愿意信任我,那么諸侯誰會肯接納我呢?況且我已經(jīng)做慣了一國之君,如何去再去做別人的臣子。
于是宋昭公將他的財寶分給了左右之人。
等到他去孟諸打獵的時候,被王姬安排的人殺死,蕩意諸也因此喪命。
宋昭公死后,他的弟弟公子鮑繼位,是為宋文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