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知晉王有何高見,準備如何安排這些新科進士,下官也好早日調(diào)度?!?/p>
這下子,李嗣源反倒是尷尬了,你說朝廷不安排,連舉人秀才都安排了,朝廷怎么可能會忽視那些進士?
現(xiàn)在唯一的問題是,你李嗣源到底想干什么?
李存禮的話已經(jīng)逼到嗓子眼了,這個話茬他必須得接,不然接下來這些進士的去向就跟他沒關(guān)系了。
“既然那些舉人秀才都能安排入職,這些進士也同樣能,不能擔任一地長官,那擔任下縣的佐官也未必不可以?!?/p>
“而且也不用局限在洛陽周邊,像河東,陜州,汴州等地皆可以派他們擔任官職?!?/p>
不得已之下,李嗣源終于露出了真實想法,他想把這些進士送去河東,收為己用,一旦到了河東,怎么任職,怎么處理還不是他說了算。
至于陜州,汴州不過是順帶提起,反正又不是他的地盤,同時,將這些人分散開來,也免得皇帝將河洛之地掌控,凝成一股繩。
當李嗣源表態(tài)之后,禮部尚書顏素臣蒼老的雙眼迸射出一絲光芒,顫顫巍巍的站出來,“啟稟陛下,微臣有奏?!?/p>
龍椅上,低沉的聲音響起,“準!”
一音落下,李嗣源心里咯噔一跳,怎么他剛表態(tài),顏素臣就冒出來了,這是早有預(yù)謀?
顏素臣微微抬頭,用一種悲嗆的語氣道,”陛下,朝廷已經(jīng)許久未舉行科舉,未免前日禮部官員查閱昔年科舉禮制之時,發(fā)現(xiàn)朝中典籍多散落丟失,尋而不得?!?/p>
“隨即我等便去尋找昔年的史冊,欲要從中復(fù)刻舊跡,但令我驚訝的是,前朝的史冊也多丟失,埋藏在集賢殿浩如煙海的書堆之中,我等只找到關(guān)于科舉禮制的只言片語,殘章斷句?!?/p>
“大唐傳承數(shù)百載,不能淹沒在歲月之中,微臣懇請陛下重新尋人編寫禮制,修撰前朝史冊,以免史冊疏漏,先人事跡無法傳承。”
顏素臣年紀很大,
比孔賢文小不了幾歲,當初,他眼睜睜的看著孔賢文被李嗣源當做棄子,死在雁門關(guān),自那時起,他的心氣就漸漸沒了。
孔賢文的下場令他產(chǎn)生了兔死狐悲之感,索性他便帶著顏家投向了當今天子。前日,他接到了陛下的密函,他當場就動心了,因為密函中提到了編撰史書。
編修史書,這對于一個文官來說,這是何等的吸引力。
不同于出使契丹充滿了不確定性,這件事如果做好了,足以讓他名留青史,司馬公文一部史記文耀千古,他顏素臣為何不能?
接到密函之后,顏素臣沒有思考皇帝在其中有什么算計,他一把年紀,黃土都快埋到脖子了,在這個歲數(shù)能得到編寫史書的機會,他哪還管得了別的。
文官,最大的追求,不就是青史留名么?
寧死也要在悠悠青史上留下一個名字,更遑論,他還有機會為一個逝去的王朝蓋棺定論。
上奏完之后,顏素臣退回原位,心中不禁悲嘆,孔大人,你死的太早了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