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他自從出道以來,袁天罡可從未給他任何建議,除了他一身血脈和李星云的身份之外,朝廷能有如今的局面,都是他一點一滴慢慢建立。
但是,這也許還不夠,還不足以讓袁天罡回心轉(zhuǎn)意。
從另一方面而言,他也要做好跟袁天罡翻臉的準(zhǔn)備,每天就算是政務(wù)再忙,蘇銘也從未停止練功。
直至今日,他的功力已經(jīng)到達大天位巔峰,更練了先天罡氣,降龍十八掌,凌波微步和小李飛刀,即便是李嗣源,也不是他的對手。
可以說,他現(xiàn)在的戰(zhàn)力,稱得上是一人之下,除了袁天罡,他誰都不虛,但,袁天罡的態(tài)度誰也說不準(zhǔn),誰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,到底會不會對付自己。
只不過,有些東西,急也急不來,他只能慢慢準(zhǔn)備,等待時機。
……
房間內(nèi),各家子弟爭論不休,到現(xiàn)在都沒能說出個所以然。
有人要煽動士子,逼迫朝廷讓步,剛提出就被否了,能煽動,是因為有利益在,朝廷的改革,明顯是給廣大士子更公平的待遇。
雖說這次科舉還未開始,但朝廷的聲譽卻是在慢慢變好,連帶著皇帝都有了明君的美稱。
那些士子好歹也是讀書人,豈是這么容易被煽動?
也有人提出能不能通過渠道,提前獲得考題,他們好提前準(zhǔn)備,這一點倒是讓大家贊同,如果可能,他們也愿意提前準(zhǔn)備。
但是唯獨沒有哪個想要和那些科舉士子公平競爭,高門士族,走了這么多年的捷徑了,和那些士子公平競爭,在他們看來這是對自己的侮辱。
身為五姓七望的大族子弟,他們傳承的血脈,讓他們面對那些底層寒士有著天然的優(yōu)越感,即便門閥大族聲勢衰敗,但骨子里的東西,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的。
“不若,我們傳信家族,讓族老們派家中女郎參與后宮選秀?”冷不丁有人冒出這么一句話。
頓時,大家沉默了,也心動了。
朝廷的科舉改革,不僅給寒門士子帶來了公平,更改了科舉的內(nèi)容,不僅僅之局限于四書五經(jīng),儒家經(jīng)文,更涉及,水利,農(nóng)事,算術(shù),律法等等科目。
科舉內(nèi)容的改革,早在朝廷要宣布科舉的時候就放出了風(fēng)聲,時間很短,就算是他們家族中有傳承,但一時半會兒,也學(xué)不會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大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。
如果無法在朝堂上立足,他們根本扛不住底層寒門小族的沖擊,比起科舉,送女,無疑是一本萬利的事情。
嫁女嘛,不寒顫,更別說還是嫁給皇帝。
原本,朝廷選秀女,對他們這些高門大姓就有拉攏之意,現(xiàn)在順?biāo)浦?,一箭雙雕,豈不是正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