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嗣源看過之后將其交給了孔賢文和顏素臣,這兩位老臣看到國書上的內(nèi)容紛紛面露異色,這上面提到的條件真是寬松,雙方站在一個平等的層次,互不攻伐,撤離邊境軍隊,承諾不南下,相應(yīng)的,大唐只需要開放互市,與他們交易所需之物。
不需要歲幣,不需要稱臣納貢,甚至大唐還占了大便宜,如果真的實行,與契丹結(jié)盟,對大唐好處無窮,最起碼不用再承受來自草原的壓力。
兩位老臣互相對視一眼,很是動心,但他們看到李嗣源面無表情的臉龐,頓時沉默了。
隨后,國書在群臣之間傳遞,所有人都被上面的條文驚住了,就算是不懂其中門道的武將們也驚訝不已,腦海中只剩下一個念頭:契丹人能有這么好心?
此時,大臣們議論紛紛,清一色都是質(zhì)疑,沒有人相信,契丹會這么好心。
片刻之后,蘇銘掃視堂下群臣,朗聲道,“這份國書所提內(nèi)容,諸位可有異議?”
李嗣源一語不發(fā),孔賢文再度出來沖鋒,作為李嗣源在朝堂中的頭號打手,他必須得出聲。
“陛下,微臣想問一下張大人,這份國書確定是契丹國主所簽訂?他有沒有提其他的條件?”
“對,這份國書條件如此優(yōu)越,根本不像是契丹人的作風(fēng),他們肯定有陰謀!”
“是啊,我不信契丹人能有這么好心,”
······
這么多年以來,契丹人多次南下威逼,朝臣們早已習(xí)慣了他們的兇狠作風(fēng),現(xiàn)在來這么一手,很難不讓人懷疑。
站在群臣中的李存禮看到這一幕,面上不禁露出了一個玩味的笑容,張子凡回到洛陽并不意味著事情結(jié)束,反而才剛剛開始,撐不住這一波,再好的開頭又有什么用。
就在群臣激憤的時候,殿上的太監(jiān)發(fā)出一聲輕喝,“肅靜!”
很快,大臣們便安靜下來,等待張子凡的回答。
張子凡微微一笑,沉聲道,“諸位應(yīng)當(dāng)不知道,當(dāng)初微臣游歷江湖的時候,曾于漠北雪山之地救過契丹國主,耶律阿保機,那時候他還不叫這個名字,而是叫劉億?!?/p>
他環(huán)視四周,聲音拔高三度,“諸位,難道契丹國主的性命,還不如這一紙國書嗎?”
此話一出,眾人啞口無言,命只有一條,更何況契丹國主的命更是金貴,要是按他這么說,簽這份國書倒也沒什么問題。
只是也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他的說辭,但他們并沒有站出來,而是等“聰明人”開口。
這時候,孔賢文站出來反駁,“張子凡,這只是你的一面之詞,誰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?說不定你已經(jīng)和契丹國主勾結(jié),暗中出賣朝廷利益,救命之恩,我們難道要找契丹國主查證嗎?”
有昨天李嗣源發(fā)話給他背書,他今天就是擔(dān)當(dāng)一個沖鋒手的角色。
“諸位,咱們可不要被他騙了?!?/p>
他一說,群臣才反應(yīng)過來,紛紛指責(zé)張子凡空口白話,拿不出證據(j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