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晉王再進一步,他們或許能混個從龍之功。
可若是晉王敗亡,他們也會遭受牽連,仕途就此斷絕。
更有可能的是,晉王一直在河東當土皇帝,他們在河東當官,無法攀登仕途的高峰,更無法回到洛陽朝堂。
安重誨和任圜的例子無法復(fù)刻,那是天賜的機會,若不是李存勖被袁天罡算計身死,就算他們功勞再大,也不可能在朝廷當上三司使和樞密使。
事關(guān)自己的前程,他們不得不慎重,同為新科進士,同為世家子弟,他們不愿意落人一步,更不愿意在不久的將來屈居人后。
但要真正讓他們下決斷,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,朝廷,靠得住嗎?
或者說,天子,靠得住嗎?
他會不會是下一個唐憲宗,會不會是又一個唐昭宗?
朝廷如果不能長久,他們留在洛陽又有什么用?屆時朝局動蕩,戰(zhàn)亂四起,洛陽作為四戰(zhàn)之地,必然不能平安,即便是官員也無法在亂世中保全。
選晉王,還是選朝廷,他們必須要做出選擇,這事關(guān)未來的前程,甚至是身家性命。
“你們是怎么想的?在座的,都是自己人,沒什么不能說?!崩钚涨嗄攴畔戮票瑨咭暠娙?。
沉默半晌后,有人開口了,“我想留在洛陽,河東之地的軍隊太多了,我等如果去了河東之地,真能掌握權(quán)利嗎?那些丘八真的會對我們信服?”
“諸位可不要忘了,幾十年前,朱溫老賊是怎么對待我等的先輩,藩鎮(zhèn)就是藩鎮(zhèn),永遠改不了刀兵作亂的毛病?!?/p>
又是一個直擊靈魂的話題,藩鎮(zhèn)作亂。
短短幾十年,河東已經(jīng)換了三個主人,從李克用到李存勖,再到李嗣源,誰也不知道李嗣源還能活多久,還能掌握多久的權(quán)力。
這句話,令在座眾人心中冒出了不少想法。
貌似,河東也不靠譜啊。
“但是,我們已經(jīng)投向晉王了,如果不去河東,他能答應(yīng)嗎?”有人聲音囁嚅,猶豫的說道。
這句話,再次給了他們深深的重擊,去哪,似乎他們自己也不能決定!
話說到這個份上,去哪已經(jīng)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他們能在晉王那過關(guān)。
在座眾人能中進士,或多或少都沾了點晉王的光,既然借助了他的勢力,那就勢必要為其所用。
他們背后的家族可以和晉王合作,也能隨時將合作終止,但他們想脫身就沒那么簡單了。
此刻,有人內(nèi)心不禁生出懊悔之意。
下注太早了啊!
他們下注太早,早早的被李嗣源綁定了,以他們在洛陽闖出的偌大名聲,那些寒門子弟都能中進士,他們就算是不借晉王之力,也未必不能中舉。
忽然,李姓青年又冒出這么一句話,“不如,我等先去王府拜見晉王,問問他的意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