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入宮前,就有人教導(dǎo)了他們禮儀,踏入大殿后,他們便齊齊叩首,“草民叩見陛下,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蘇銘語氣平淡的說道,“平身吧?!?/p>
看著下面烏壓壓的一群人,他的心情很愉悅,比看到百官在他面前臣服還愉悅。他從龍椅上站起來,走下丹陛,來到眾人面前,“這是朕登基以來的第一次科舉,你們是從天下上萬個讀書人中殺出來,一步步走到現(xiàn)在?!?/p>
“現(xiàn)在只是你們的第一步,也是你們的起點,以后,朝廷的重任會交到你們身上,不要讓朕失望!”
這句話,令這里的諸多士子感到熱血沸騰,甚至生出了為陛下效死的想法。
如果不是天子力排眾議,舉行科舉,改革制度,他們或許一輩子也不會有機會踏入這間大殿。
或許以后他們的想法會改變,但至少現(xiàn)在,他們是這樣想的。
陳書閣站在人群之中,渾身都開始顫抖,他低著頭,籠在袖子里的手緊握,腦海里只剩下一個念頭:我要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!
儒家士子出身有一點好處就是,他們的底線有時候高的嚇人,有時候也低的令人發(fā)指,但相比于那些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同流合污的人而言,他們又比較有節(jié)操了。
現(xiàn)在還不是明朝,漢人的風(fēng)骨仍在,天下還沒有被異族的鐵騎踐踏,底層的讀書人還沒有那么無恥。
他暗暗掃視著大殿上的官員,眼里好似有火焰在升騰,早晚有一天,我也要堂堂正正的站在這里,覲見陛下。
”殿試開始!”伴隨著小黃門的低喝,三百名考生迅速入座,進行答題。
今天來這里的大臣只有朝廷重量級的大臣,中書省,尚書臺,六部,三司,樞密院都有人前來。
朝臣之中,李嗣源看著殿上的考生,下意識的瞇起了雙眼。
朝廷舉行了幾次大考,這些考生的來歷他很清楚,本來他以為天子科舉是想重新拉攏世家大族,整合他們的勢力。
畢竟在科舉考試中,這些世家子弟的優(yōu)勢太大了,抹平出身的優(yōu)勢,他們傳承的知識,所能接觸的一切都遠遠超過寒門子弟。
但是他看到了什么?
今天這三百名舉人當中,居然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寒門子弟,這個數(shù)量,可不小。
什么時候,寒門子弟也能冒頭了?
真實世界不是什么良臣明主相遇,叩頭便拜,李嗣源的晉王府里有不少人,但那些無不是世家大族們培養(yǎng)的精英。
這些世家,主要來自于河?xùn)|,河北,山東諸地,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雖勢力不存,但身上的那張皮還是很唬人的。
有了這些世家子弟的幫助,他在河?xùn)|的統(tǒng)治才能穩(wěn)如泰山。
而寒門子弟有什么?他們知識貧乏,不通禮儀,沒有深厚的底蘊,很容易鬧出笑話,天子取這么多寒門子弟到底是想干什么?
李嗣源百思不得其解,這其中一定有什么他沒有發(fā)現(xiàn)的東西,但他也知道,就算他現(xiàn)在上去問,天子也不會回答他。
事實上,這便是時代的局限性了,李嗣源看的是一方地域的統(tǒng)治,借助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,不免要在行政上被那些人滲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