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沒想到,時局居然會變成這樣,簡直刷新了他的認知,當初他還在岐國的時候,岐晉梁三國爭霸。
那時候,岐國兵鋒正盛,不輸于河東的李克用,雙方聯手共抗朱溫。
但他沒想到自己的老對手居然已經死了,區(qū)區(qū)小輩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?這些消息中唯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岐國還在。
早在李茂貞出山之前他就做好了岐國覆滅的心理準備,不是他小看女帝,而是因為李克用和朱溫都不是尋常之輩,這兩人能在亂世崛起,可稱為一時梟雄。
岐國易主這樣的大事,他們怎么可能查不出來?
等發(fā)現自己不見,兩個人聯手瓜分岐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
在亂世,前一秒或許還是對手,或許下一刻,就成了敵人。
只可惜,他低估了李克用,朱溫殺了昭宗皇帝,直接導致李克用死磕朱溫,甚至還在戰(zhàn)場上被射瞎了一只眼睛。
也就是李茂貞消失不見后,女帝以女子之身掌控岐國,雖然穩(wěn)定了局面,但下面的將領對她根本沒有信心,這就導致了岐國的官員和將士不斷投降敵人,岐國領地急劇縮水,形勢由盛轉衰。
這不能怪女帝能力不夠,就算是換武則天來也一樣,這不是政治手腕可以扭轉的事實。
如今,岐國投靠了朝廷,但好歹還保留了岐王的封號和領地,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。
聽到知府口中熟悉的字眼,李茂貞不由得發(fā)出一聲冷笑,“呵,李星云?大唐遺孤?龍泉寶藏?”
聰明如他怎么可能猜不出這是袁天罡的局?
一個龍泉寶藏就釣出天下有野心的人,而他隱藏在暗中操控局勢,擾動天下風云,真可謂是翻手為云,覆手為雨了。
這樣的能力和手段,也只有在亂世中才能做到。
換成是唐朝還沒覆滅的時候,袁天罡絕對做不出來這樣的操作。
沒有哪一個皇帝敢讓他放手去做,沒有哪個皇帝會相信一個活了兩百多年的老怪物,皇帝都是多疑的,沒有皇帝的允許,他即使有心也無力。
大唐覆滅,又何嘗不是放出了袁天罡這頭怪獸?
禮崩樂壞,壓在他頭上的中樞朝廷已經不在,掌握著不良人,掌握著大唐隱藏起來的財富,他布局幾十年,方才有今天之聲勢。
這也是為什么之前袁天罡苦心孤詣,卻無法復興大唐的原因,因為局勢崩壞,他必須守規(guī)矩,不然各地藩鎮(zhèn)首先要對付的就是朝廷。
別說什么用不良人搞暗殺,那不可能的,死了一個幾個節(jié)度使必定會使人人自危,從而聯合起來針對朝廷,他們沒有證據證明是朝廷干的。
可世上有些事不需要證據,那些節(jié)度使死了,朝廷才是最得利的一方。
袁天罡固然天下無敵,但他終究被朝廷羈絆,要在朝廷規(guī)矩之內行事,否則,局面崩壞的更狠。
當然,更有可能的是袁天罡這樣做,繼續(xù)擾的地方不寧,群龍無首,最后白白便宜了異族。
也就昭宗皇帝胡亂操作,葬送了朝廷最后的一點底蘊,還被李茂貞隨便欺負,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,和袁天罡一起制定了復興大唐的計劃。
這是較為合理,也是較為符合現實邏輯的解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