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艦隊,繞過非洲大陸,抵達西方。
高大的寶船停留在港口,震驚了西方各國,在西方停留了兩個月之后,大唐船隊返航,回來的時候,身后還跟著一大票西方船隊。
至此,海上絲綢之路開啟。
開寶十三年,西方國家船隊抵達大唐,前往洛陽。
對于海上絲綢之路,蘇銘早有準備,等船隊回來后,蘇銘將西方的地圖和不良人繪制的地圖結合在一起,繪制了歐亞大陸的簡略地圖。
至此,大唐官員們才得知,原來大唐只是大陸上的一角之地,西方船隊到來,帶來了一波熱錢,民間和朝廷受利頗多。
大唐突然興起了經略西域,重開絲綢之路的熱潮。
有了利益的推動,朝廷在邊疆的開墾速度猛然加快,各路商旅絡繹不絕。
開寶十五年,朝廷正式出兵西域,收回安西四鎮(zhèn),陸續(xù)擊敗了高昌回鶻王國、于闐王國,與黑汗王朝碰撞。
與前唐的政策不同,大唐擊敗了各國,而是派遣官員,改土歸流,編戶齊民,將商隊派到這里。
一時間,西域之地聚集了大唐二十萬大軍。
開寶十六年,大唐與黑汗王朝大戰(zhàn),黑汗王朝大敗,走向分崩離析,大唐軍隊終于鑿穿西域,重開絲綢之路。
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開啟,大唐的民間經濟非常繁榮,為此,朝廷開啟了專門的通商口岸。
這時候的西方文藝復興尚未興起,大唐的商品進入歐洲市場,收到極大熱捧,同時西方各國決定派遣人員來東方求學交流。
開寶十七年,大唐擊敗倭國,分化州郡,開發(fā)倭國的銀山,至此,大唐進入以銀子為錢本位的時代。
……
洛陽皇宮。
在蘇銘大一統(tǒng)之后,洛陽進行了進一步的修建,皇城也重新翻修,幾乎回到了盛唐巔峰的狀態(tài)。
得益于民間經濟流通,朝廷非常有錢,相比于以前的積蓄,現(xiàn)在朝廷非常熱衷搞大工程,前兩年花費億萬錢糧修河道,治理黃河。
千秋殿中,蘇銘望著眼前的堪輿圖,笑道,“袁天罡,海外之地如何?是否讓你大開眼界?”
數(shù)年前,袁天罡跟隨大唐船隊去了西方大陸,在那里待了半年,見識了不同國家的風景和人。
“陛下,西方地處蠻夷,無論從哪方面都比不上我大唐,陛下派遣船隊,是為了后世子孫考量?”
“非也,朕只是想讓世人知道不該坐井觀天而已,大唐的確強大,未來一代代人口爆發(fā),總有一天,土地承載不了這么多人口,遲早會發(fā)生動亂?!?/p>
“朕不過是早做準備,南方瘴氣太多,無法經營,西方偌大之地難道還不能讓百姓立足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