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司馬睿的制衡
雖然司馬睿能稱帝離不開王氏家族的支持,但他畢竟是皇帝,怎么能甘心大權旁落呢?于是,司馬睿開始暗中培養(yǎng)自己的勢力,試圖制衡王氏家族的權力。
他重用劉隗、刁協(xié)等親信,給他們重要的官職,讓他們在朝廷中牽制王氏家族。劉隗為人機智,善于謀略,他為司馬睿出謀劃策,提出了很多削弱王氏權力的建議。刁協(xié)則性格剛直,敢于直言,他在朝廷中多次與王氏家族的人發(fā)生沖突,毫不畏懼他們的權勢。
劉隗和刁協(xié)為了報答司馬睿的信任,積極行動起來。他們建議加強對地方官員的控制,減少王氏子弟在地方上的任職。他們還提議對王氏家族的一些產業(yè)進行清查,防止他們過度斂財。此外,他們還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信,逐漸形成了一股與王氏家族抗衡的力量。
這些建議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王氏家族的權力,但也引起了王敦的強烈不滿。王敦覺得自己為東晉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,如今卻被司馬睿猜忌,心中十分憤怒。他認為劉隗和刁協(xié)是挑撥他和司馬睿關系的罪魁禍首,必須要除掉。于是,王敦開始在荊州招兵買馬,擴充自己的軍隊,準備找機會給司馬睿一點顏色看看。王馬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,一場大戰(zhàn)一觸即發(fā)。
四、王敦之亂
(一)首次起兵
公元322年,王敦終于忍不住了,他以“清君側”為名,在武昌起兵。所謂“清君側”,就是說要清除皇帝身邊的奸臣,王敦把矛頭指向了劉隗和刁協(xié)。他覺得這兩個人是導致自己和司馬睿矛盾的罪魁禍首,必須要除掉。
王敦的軍隊戰(zhàn)斗力很強,他精心訓練的士兵們個個勇猛善戰(zhàn)。他率領著大軍,順江而下,一路勢如破竹。沿途的郡縣,很多都望風而降,根本無法抵擋王敦軍隊的進攻。很快,王敦的軍隊就打到了建康城下。
司馬睿得知王敦起兵的消息后,又驚又怒。他沒想到王敦竟然真的敢起兵造反,但他手中的兵力根本無法和王敦抗衡。無奈之下,他只能派出使者去和王敦談判,希望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。然而,王敦根本不理會司馬睿的求和,他一心想要除掉劉隗和刁協(xié),掌控東晉的朝政。
王敦率軍攻入建康后,開始大肆誅殺異己。他把那些曾經支持司馬睿、反對自己的官員都抓了起來,一一處死。劉隗見勢不妙,趕緊逃到了北方,投奔了后趙;刁協(xié)則被王敦的士兵追上,殺死在路上。經過這一場變故,司馬睿徹底失去了對朝政的控制,王敦成為了東晉實際上的統(tǒng)治者。他掌控了朝廷的大權,隨意任免官員,東晉的政治局勢變得更加動蕩不安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后面精彩內容!
(二)二次反叛
王敦掌控朝政后,權力越來越大,他的野心也越來越膨脹。他不再滿足于僅僅掌控朝政,而是想要篡奪皇位,自己當皇帝。
公元324年,王敦病重,他覺得自己時日無多,于是決定孤注一擲,再次起兵,企圖篡奪皇位。這一次,他的計劃并沒有那么順利。他的部下們對他的篡位行為并不完全支持,很多人都覺得這樣做違背了道義。而且,東晉朝廷也早有防備,他們調集了各地的軍隊,準備抵抗王敦的進攻。
王敦雖然派出了軍隊,但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,無法親自指揮作戰(zhàn)。在東晉朝廷的反擊下,王敦的軍隊節(jié)節(jié)敗退。不久之后,王敦病死,他的叛亂也隨之平定。這場王敦之亂,雖然最終被平息,但也給東晉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。大量的人力、物力被消耗在戰(zhàn)爭中,百姓生活更加困苦,東晉的政治局勢變得更加復雜,門閥政治的格局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。
五、影響與延續(xù)
(一)對東晉政治影響
王敦之亂雖然被平定了,但東晉的門閥政治格局并沒有改變。在王敦之后,庾氏、桓氏、謝氏等門閥世家相繼崛起,他們輪流把控朝政,成為東晉政治舞臺上的主角。
庾氏家族在庾亮的帶領下,逐漸掌握了朝廷的大權。庾亮性格剛愎自用,他在執(zhí)政期間,推行了一系列強硬的政策,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?;甘霞易宓幕笢?,更是野心勃勃,他多次北伐,試圖建立功勛,進而篡奪皇位。雖然他的篡位計劃最終沒有成功,但他在東晉朝廷中的影響力卻非常大。謝氏家族則在淝水之戰(zhàn)中大放異彩,謝安、謝玄等人率領東晉軍隊,以少勝多,擊敗了前秦的大軍,保衛(wèi)了東晉的安全。此后,謝氏家族的地位在東晉朝廷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。
這些門閥世家都有著自己的勢力范圍和軍隊,他們在朝廷中相互爭斗、相互制衡?;实垭m然是名義上的最高統(tǒng)治者,但實際上權力卻非常有限,很多時候都要聽從門閥世家的意見。東晉的政治就在這種各方勢力的博弈中艱難前行,雖然也出現(xiàn)過一些短暫的繁榮時期,但總體來說,政治局勢一直不穩(wěn)定,政權更迭頻繁,社會矛盾也日益尖銳。
(二)文化經濟影響
在門閥政治的影響下,東晉的文化卻得到了繁榮發(fā)展。這些門閥世家大多重視文化教育,他們家里都養(yǎng)著很多文人墨客,這些人在一起談詩論道、研究學問,促進了文學、藝術的發(fā)展。
東晉時期,玄學盛行,很多文人都喜歡談論玄學,探討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奧秘。他們經常舉行各種清談聚會,在聚會上,大家各抒己見,爭論不休。這種思想的碰撞,激發(fā)了文人的創(chuàng)作靈感,出現(xiàn)了很多優(yōu)秀的文學作品。同時,書法、繪畫等藝術形式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,出現(xiàn)了王羲之、顧愷之等著名的藝術家。王羲之的書法,筆勢飄逸,風格獨特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的《蘭亭集序》就是他的代表作。顧愷之的繪畫,以人物畫最為出色,他的畫作線條流暢,栩栩如生,《洛神賦圖》是他的經典之作。
在經濟方面,門閥世家的莊園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(fā)展。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,在自己的莊園里種植糧食、養(yǎng)殖牲畜、開辦作坊,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系。莊園里的農民,大多是依附于門閥世家的佃戶,他們要向主人繳納地租,還要服勞役。這種莊園經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(fā)展,但也導致了土地兼并現(xiàn)象嚴重,貧富差距越來越大。不過,總體來說,東晉時期南方的經濟還是在不斷發(fā)展,農業(yè)、手工業(yè)和商業(yè)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,為后來江南地區(qū)的繁榮奠定了基礎。
喜歡一本書帶你讀懂中國史請大家收藏:()一本書帶你讀懂中國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