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九色视频|凹凸视频在线|日韩精品无码系列视频|国产精品秘入口swag海底捞|色婷婷五月天|日本三级在线|日韩精品免费|AV大片

大仙小說

大仙小說>一口氣讀懂中國史手抄報 > 第十七章 靖康之恥殤歌:國破家亡,奇恥大辱(第1頁)

第十七章 靖康之恥殤歌:國破家亡,奇恥大辱(第1頁)

刻在民族記憶里的血色傷痕

公元1127年,北宋都城汴京(今河南開封)的城墻在金軍的鐵蹄下轟然崩塌。曾經“八荒爭湊,萬國咸通”的繁華之都,淪為血與火的煉獄;曾經“郁郁乎文哉”的士大夫們,或被屠戮,或被擄為囚;曾經“萬邦來朝”的天朝上國,竟連皇帝的尊嚴都碎成了泥——史稱“靖康之變”。這場變故不僅是北宋王朝的終結,更是漢族政權歷史上罕見的“亡國滅種”式災難:皇室成員被擄北去,典籍圖冊付之一炬,北方千里沃野淪為廢墟,民族心理的創(chuàng)傷綿延數(shù)百年。

“靖康恥,猶未雪;臣子恨,何時滅?”岳飛的《滿江紅》道盡了這一事件的沉重。它像一把鋒利的刻刀,在中華文明的肌理上劃出深可見骨的傷痕,既暴露了一個時代的積弊與荒誕,也淬煉出一個民族的韌性與覺醒。本文將以史為據(jù),還原這場悲劇的全貌,剖析其背后的深層邏輯,并追問:為何一個經濟繁榮、文化昌明的王朝,會如此輕易地倒在游牧鐵騎之下?

一、

風雨欲來:北宋末年的積弊與金國的崛起

1。1

大廈將傾:北宋的“虛假繁榮”與致命隱患

若僅從經濟數(shù)據(jù)看,北宋堪稱古代中國的“巔峰”:農業(yè)上,占城稻推廣使畝產量較唐代提升30%;手工業(yè)中,煤鐵產量達歷史最高水平(《宋史·食貨志》載“鐵產歲增,比之漢唐,有過之而無不及”);商業(yè)領域,汴京“夜市直至三更盡,才五更又復開張”(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),海外貿易稅收占財政收入的13。但表面的“富宋”,實則是“虛胖”。

政治層面,“冗官、冗兵、冗費”的三冗危機已至臨界點。

至仁宗朝,官員總數(shù)較太祖朝激增5倍,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載“景德(1004-1007)中,文武官總九千七百八十五員;天圣(1023-1032)七年,增至一萬七千三百余員”。為安撫文官集團,朝廷“恩逮于百官者,惟恐其不足”,官員俸祿占財政支出的60%以上。與此同時,“冗兵”問題更甚:為防止地方叛亂,北宋實行“養(yǎng)兵政策”,全國禁軍、廂軍總數(shù)達125萬(《宋史·兵志》),“竭民賦租以養(yǎng)不戰(zhàn)之卒”。

軍事層面,“重文抑武”的國策已淪為笑談。

自太祖“杯酒釋兵權”起,武將地位一落千丈:樞密院長官多由文官擔任,“將從中御”制度規(guī)定將領作戰(zhàn)需按皇帝陣圖行事,士兵“更戍法”導致“將不知兵,兵不知將”。至徽宗朝,邊將郭藥師曾直言:“我軍戰(zhàn)法,非朝廷遙控不可;然朝廷遙控,非戰(zhàn)敗不可。”(《三朝北盟會編》)軍隊戰(zhàn)斗力之弱,可見一斑。

社會層面,土地兼并與農民起義已動搖統(tǒng)治根基。

北宋“不抑兼并”政策下,官僚地主占田“動輒千頃”,“富者有彌望之田,貧者無立錐之地”(蘇洵《嘉佑集》)。1120年方臘起義時,僅兩浙地區(qū)就有“十萬之眾”響應;1119年宋江起義雖規(guī)模較小,卻暴露了“吏治腐敗、民不聊生”的現(xiàn)實。此時的北宋,恰似《清明上河圖》中那艘華麗的大船,看似繁華,實則船底已千瘡百孔。

1。2

黑龍江畔的狼:女真族的崛起與金國的建立

當北宋在“三冗”泥潭中掙扎時,東北的白山黑水間,一個新興的游牧政權正悄然崛起。

女真族源自隋唐時期的“靺鞨”,分為七部。11世紀末,完顏部首領完顏烏古乃統(tǒng)一各部,開始向奴隸制社會過渡。1113年,完顏阿骨打繼任都勃極烈(首領),面對遼朝的壓迫(遼道宗曾“責問女真為何不進貢海東青”),他提出“女真不滿萬,滿萬不可敵”的口號,于1115年在會寧府(今黑龍江阿城)稱帝,國號“大金”。

金國的崛起堪稱“閃電戰(zhàn)”:1116年起,阿骨打以“滅遼復國”為號召,連克遼朝東京(今遼寧遼陽)、上京(今內蒙古巴林左旗);1120年,金與北宋簽訂“海上之盟”,約定“金取遼中京,宋取遼南京(今北京)”;1125年,遼天祚帝被金軍俘虜,遼朝滅亡。從起兵到滅遼,金國僅用10年時間,其軍事效率遠超腐朽的遼與北宋。

此時的北宋,卻因“聯(lián)金滅遼”的短視戰(zhàn)略,親手引狼入室。正如南宋李心傳在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中所言:“宋之亡,始于聯(lián)金滅遼,終于聯(lián)蒙滅金,此皆不知唇亡齒寒之戒?!?/p>

二、風雨飄搖:從“海上之盟”到金軍南下

2。1

聯(lián)盟破裂:金國的“背信”與北宋的慌亂

滅遼后,金國的野心徹底暴露。按照“海上之盟”,北宋應獲得遼朝南京(燕京)及六州之地,但金軍卻以“宋軍未配合攻遼”為由,僅移交燕京空城,并索要“代稅錢”100萬貫(相當于北宋兩淮地區(qū)全年稅收)。更令北宋震驚的是,金使吳孝民在談判中竟要求“交割燕云時,須由我朝(金)使者入城驗視城防”,甚至“指畫疆界,略無忌憚”(《靖康要錄》)。

這一事件徹底暴露了北宋的虛弱:金使的傲慢,本質是對北宋軍事實力的輕蔑;而北宋君臣竟因“恐激怒金人”而妥協(xié),甚至下令“沿邊諸將不得擅動”。正如太學生陳東在奏疏中所言:“金人輕我若是,若復割地求和,他日必大舉深入!”(《宋史·陳東傳》)

1125年冬,金軍以“宋納張覺(原遼將降宋)”為由,分兩路南下:東路宗望軍自平州(今河北盧龍)出發(fā),西路宗翰軍自云中(今山西大同)出發(fā),目標直指汴京。此時,北宋的統(tǒng)治集團仍在內斗:宰相白時中、李邦彥力主“棄城避敵”,太常少卿李綱卻力諫“堅守汴京,募兵勤王”。最終,欽宗在慌亂中采納李綱建議,卻又暗中許諾“若金軍退去,便罷免李綱”。

2。2

第一次圍城:東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的僥幸與隱患

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