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問》
《天問》是屈原的一篇奇文,全詩共有
374
句,1553
字。這首詩以提問的方式,對天地、自然、歷史、人生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。
在《天問》中,屈原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,涉及到宇宙的起源、天地的形成、人類的起源、歷史的發(fā)展等方面。這些問題尖銳深刻,語言簡潔明了,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?!短靻枴凡粌H是一首文學作品,更是一部哲學著作,它反映了屈原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深刻思考和探索。
三、屈原投江的原因
(一)楚國政治的腐敗和昏庸
1。
貴族勢力強大
楚國的貴族勢力非常強大,他們掌握著國家的政治、經濟和軍事大權。這些貴族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斷排擠和打壓有才能的人,使得楚國的政治越來越腐敗。
屈原作為一個有才能的人,也遭到了貴族的排擠和陷害。他的改革主張觸動了貴族的利益,因此遭到了貴族的強烈反對。貴族們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,使楚懷王對屈原產生了懷疑。最終,屈原被楚懷王疏遠,失去了政治權力。
2。
楚懷王的昏庸
楚懷王是楚國的國君,他在位期間,聽信讒言,疏遠屈原等忠臣。他先后被張儀欺騙,與齊國斷交,又在秦國的進攻下,失去了大片領土。
楚懷王的昏庸無能,使得楚國的國力逐漸衰落,人民生活困苦。屈原看到楚懷王的昏庸,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無奈。他多次向楚懷王進諫,希望楚懷王能夠醒悟過來,采取正確的政策和措施,挽救楚國的命運。然而,楚懷王卻不聽屈原的勸告,繼續(xù)我行我素。
(二)被奸臣排擠和陷害
1。
上官大夫的嫉妒
上官大夫是楚國的大臣,他嫉妒屈原的才華和地位,經常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。他還篡改屈原的改革方案,使得楚懷王對屈原產生了懷疑。
上官大夫的嫉妒和陷害,使得屈原在楚國的政治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。他的改革主張也無法得到實施,楚國的政治局勢越來越混亂。
2。
令尹子蘭的陷害
令尹子蘭是楚懷王的兒子,他也嫉妒屈原的才華和地位。在楚懷王去世后,他與上官大夫一起陷害屈原,將屈原流放。
令尹子蘭的陷害,使得屈原徹底失去了政治權力。他被流放到了偏遠的地區(qū),生活困苦,心中充滿了悲憤和絕望。
(三)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悲憤
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