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州都尉華戎馬不知道的是,在他率著僅有的四千多人馬出城往云州走之后,立馬就有一支五千人眾,甲胄齊全的軍隊進駐了靜州城。
如果華戎馬在場的話,一定能認得出領(lǐng)頭那位將軍,是附近遠近聞名的一位綠林好漢。
自稱綠林好漢,其實就是華戎馬口中的山匪,這樣的山匪,正是華戎馬準備聯(lián)合其他兩州討伐的對象。
別說華戎馬沒有促成這件事情,啟王就已經(jīng)造反了,就算是促成了這件事情,華戎馬等人還真的難以做到,肅清匪患。
而這樣的山匪,林立在大大小小的江南山中,旗號各異,名頭各異。
整個江南道加起來,近十萬匪軍。
因為他們多數(shù)都很少下山行事,所以根本沒人知道深山里頭住了多少人。
其實這里頭,還有一個最為關(guān)鍵的布局,那就是原經(jīng)略使太史義。
若非此人暗中照料諸多,啟王的這般行徑,早就被夜月衙門察覺。
要是太史義沒有橫死,現(xiàn)在啟王座下的首席宰相當此人莫屬。
當看到云州城頭之上站滿弓箭手,云州城外一字排開數(shù)千眾大軍的時候,華戎馬知道自己大意了。
靜州軍節(jié)節(jié)敗退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城,就連華戎馬也沒有來過這里。
這里還沒有叛軍駐軍,城墻還是土墻,要不是外面綠意盎然,華戎馬甚至覺得這破城,是西北的產(chǎn)物。
軍中有一云州人士,名叫王四,王四向華戎馬解釋道:“這座城叫東吳古城,傳聞古時的東吳君王就是在此處起兵,在江東雄霸一方?!?/p>
歷史書上壯闊的古城,古戰(zhàn)場,現(xiàn)在不過是一處落寞的土城。
這里,在歷史上曾經(jīng)發(fā)生過著名的三圍吳都,死了不下十萬眾。
華戎馬摸了摸土墻上干巴巴的黃土,望著前方,對著旁邊王四的腦袋就是一巴掌。
“你小子不懂別瞎賣弄,此地往東十里有座吳鎮(zhèn),那里才是你說的什么東吳古城吧。”
“嘿嘿,還是將軍聰明?!?/p>
這里,興許真的是古代東吳的某處陳兵之所,依山而建的土墻,防御工事在那個時代,也算上乘。
華戎馬有一些感慨,他看著土城中人困馬乏的兄弟們,不忍說道:“是我這個都尉決策失誤,帶大家走向了死亡,實在抱歉?!?/p>
“你們?nèi)绻牖丶业木突丶胰グ?,我不攔著你們,不過我華戎馬是不會回去了,這兒風景不錯,我就在這安家了?!?/p>
“愿意留下來的弟兄,把橫刀長槊都給我磨好咯!能再留下敵人五千具尸首,咱就是賺的?!?/p>
“都是爺們,做決定別磨磨唧唧的,再磨嘰,敵人的大軍可就要開到城下了,想走也走不掉!”
其中一位手持陌刀的年輕人放下陌刀不說話,搬著石頭走上城頭,準備御敵!
有人帶頭,接二連三的就有人開始放下兵器,構(gòu)筑防御工事。
無言!死戰(zhàn)!
華戎馬雙手撐在土墻上,閉上眼睛,兩行眼淚緩緩滑落。
“是我對不起弟兄們,黃泉路上,奈何橋前!華某再給弟兄們賠個不是!”
城外單騎歸來,“報~敵追兵三千先鋒,已至吳鎮(zhèn)!”
“來的可真快啊,老徐,在奈何橋上等等我,我這就來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