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在禮樂小丘的大先生只回了四個字:“天下正統(tǒng)!”
隨后楊槊帶著兒子跟在蘇合的后面,往北邊而去,他們沒有帶走秦楷送的那副棋。
楊槊晃著腦袋念著幾個唐人的名字:“余顯、秦楷、魏不徇、葉知風(fēng)、溫篆、陳下山……”
后續(xù)又嘟嘟囔囔了幾個不在長安的名字,“兒子喲,記住這些個名字……”
楊秋風(fēng)雖有不解,但他沒有多問。
這趟唐國之行,讓他明白了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……………
秦楷攔使團,大敗金帳右使的事情傳回了長安。
故此,對于這位三刀捕快的故事就又多了一則。
秦楷再回到梅花縣的時候,那迎接的人從縣門口排到了縣府衙。
縣令攜眾縣官迎接這位出自梅花縣的大唐英雄。
秦楷手底下那幫子捕快,更是一個個神采奕奕。
“秦楷是我們頭兒~~”
這一句話,說出來那叫一個底氣十足。
自大妖案后,秦楷便已經(jīng)有挺長一段時間沒有接管縣衙里的事情。
起初的時候,縣令日日破口大罵,罵他秦楷不務(wù)正業(yè)。
自家的事情還沒處理好還去東幫西幫。
不過后來大理寺少卿親自派人交來了借調(diào)文書,縣令這才少了言語。
其實縣令和秦楷的關(guān)系還不錯的。
秦楷還沒來之前,梅花縣的治安一直都是個大問題,尤其是靠近山林,匪盜猖獗,梅花縣百姓苦不堪言。
縣令數(shù)次向上邊匯報,但一直沒人理睬。
直到當(dāng)時二十四歲的秦楷從邊軍退下,為了媳婦來到這梅花縣任捕頭。
情況就好轉(zhuǎn)了起來。
從那以后,縣令覺得自己起碼還能多活個百八十年。
有這么能干的得力干將,哪個領(lǐng)導(dǎo)不開心?
主要是秦楷這人也好相處,許多事情上都懂得變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