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城啊,一座英雄的城市。
李少知晃神之時,戰(zhàn)場卻已千變?nèi)f化。
許岳山的大軍已經(jīng)攻入城內(nèi),卻被死死的鎖在城中各巷,后面的軍士沒有防火甲胄,火墻阻隔了他們。
而城門本就狹小,大軍再多亦無用處,而徐呈將軍只需要各個擊破便好。
三千操刀與城門血戰(zhàn)奪回城門權(quán),城中許岳山一萬大軍無處可逃。
“此法不錯,就是放的太早了,過早的丟棄了城墻,雖然城中無處可遁,可這一萬大軍,不是普通的一萬大軍?!?/p>
岳謙似乎在回答那位中軍統(tǒng)帥的問題,也似在給他說自己的看法。
李少知不禁有些贊嘆,確實,大部分人基本上是看不出許岳山之計的。
他們只看到了城中一萬軍卒必死無疑。
可許岳山有多少大軍?守城又有多少人馬?
光是拋出了一萬人馬便讓城中守軍竭盡全力。
李少知只記得敵軍圍城半月后主將才放他們進城圍殲的。
城中陷阱解決掉部分敵人以后,靠的依舊是面對面的血戰(zhàn)。
操刀隊奪回的城門看似穩(wěn)固,實則作用不大,守不了多久。
“我若是守城一方,必定在城門前兩側(cè)安排上強弩手,正面放上重盾營和長槍步兵,阻止敵軍騎兵突進增援?!?/p>
“城中與敵周旋,避開正面,圍而殲之。”
岳謙就目前情形又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此法甚妙,但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有想出來的,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。
與敵殘部五六千人周旋及殲滅起碼需要同等兵力,而正面重盾營弓弩營長槍步兵就已經(jīng)算是城中守軍正面主力。
那么就只剩下鎮(zhèn)北鐵騎了,那僅僅一萬的鐵騎,外面可有五六倍的兵力啊。
“正門放棄騎兵沖鋒,投石車調(diào)整距離只投一百步,重點正門四周?!?/p>
“穿墻神弩向前推進,重盾營架在正門在十步,穿墻神弩破門,并射出剩余所有弩箭,就打正門后的敵軍重盾營!”
李少知說出了自己的應(yīng)對之法。
這周圍都是大鄞的各大名臣將軍及皇帝陛下,然兩位青年卻就場上局勢說出了更好的對策。
竟忘了此刻對弈的是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的是兩位將軍,注意力已經(jīng)在這兩位青年身上。
而就目前局勢而言。場上關(guān)鍵之處就是城門的使用權(quán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