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長青:“你倒是看的透徹,你多久沒有離開長安,去看看外面如今的大唐了?”
魏不徇:“什么意思?”
這位帝師之手足,吏部之主官站起身來,“這座龐大的帝國,現(xiàn)在走到了絕路,接下來該怎么走,是一個很難抉擇的問題?!?/p>
“這個選擇權(quán),原本是交給我的兄長,你的父親,可顯然,他教給陛下的路,不太對?!?/p>
“可不對我們又能怎么辦呢,還不是只能坐在這花園里頭手談,我有時候常常覺得,這六部之首,也沒什么用?!?/p>
魏不徇有些恍惚,他這位叔叔,從未和他說過這些。
對于叔叔的印象,魏不徇還停留在小時候,那個英氣逼人的少年郎。
魏長青,從前是不屑于做官的,心里只想著瀟灑于江湖,戰(zhàn)死于邊關(guān)。
這是每一個大唐男兒的夢想,魏長青自然也是不例外的。
只是這只鷹,并沒有肆意翱翔于天際,便被囚困于一座名為長安的城池。
魏家后續(xù)倒是出了一個勵志要做官的另一名少年,只是這個時候的魏長青,已經(jīng)而立之年,任吏部侍郎。
那個后來的魏家少年,入官大理寺。
此后,便有了一門三京官的名頭。
魏不徇的任職對于魏家來說,是錦上添花,同時也向世人說明了一點,將來的朝廷局勢,魏家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上有帝師,下有魏不徇。如果魏不徇的下一代,還是大唐委以重任的官員,那么這個家族,從此往后,也就很難沒落了。
那位如今的大唐帝師就是這樣想的,可惜的是,魏不徇并不這么想。
魏不徇看著叔叔:“那,依叔叔之見,該當如何?”
魏長青嘆氣搖頭片刻,“你知道陛下選擇了怎樣一條路嗎?”
魏不徇搖了搖頭。
魏長青感嘆道:“我們的陛下,并沒有選擇勵精圖治,力求國泰民安,而是與太后一同,選擇了相信道法,相信打破龍脈而后重聚,便能重新創(chuàng)造一個屬于大唐的盛世。”
“他們的第一步,你知道是什么嗎?”
魏不徇又搖了搖頭,不過他能感覺到叔叔接下來的話一定語出驚人。
魏長青:“他們的第一步,便是用四萬多邊軍堆積起來的離淵之戰(zhàn)??!想必就連我們的陛下和太后都不敢相信,離淵是如何以五萬人,硬生生擋住了敵軍十幾萬的?!?/p>
魏不徇震驚不已,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叔叔。
看著叔叔的神情,魏不徇知道,這件事情多半是真的了。
魏不徇癱坐到凳子上,兩眼無神,“恐怕許多人在死之前,都不知道發(fā)生了什么吧?”
說到離淵,又說到離淵那般悲慘身后,誰是主謀,魏不徇不禁想起了一個人。
那個從離淵活下來的同齡人,如果知道了這一切,那該是何等的絕望?
那是當今的圣上,萬般無奈便只能作罷。
魏不徇讀了很多很多的書,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,可而今這個世道,他書里頭的東西,蕩然無存。
一個皇帝,如果連自己的子民都不知道珍惜的話,那這個國家離滅亡也就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