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拿起一張紙撕成兩半,“分給兩個人,每人半張;分給一個人,得整張。若分給零個人……”
他做了個撕碎的動作,“毫無意義。”
朱元璋哈哈大笑:“說得好!咱當年要軍糧,最恨那些虛報人數(shù)的,可不就是想把糧食‘分給零個人’?”
劉三吾仍不死心:“即便如此,這些番邦符號終究難登大雅之堂。朝廷文書、科舉考試,難道都用這些歪歪扭扭的字?”
馬淳從容應(yīng)對:“劉先生多慮了。正如筷子與刀叉各有所長,漢字莊重典雅,適合正式文書;阿拉伯數(shù)字簡便快捷,利于計算。二者并用,豈不更好?”
蔣瓛揉著還在發(fā)疼的屁股,忍不住插嘴:“可這些番邦字看著別扭,哪有我漢字方正大氣?”
馬淳正要解釋,最小的那個孩子舉手:“小馬大夫,我爺爺說算學(xué)要講‘術(shù)’,您這個解法算是什么‘術(shù)’?。俊?/p>
“這叫方程法。”馬淳摸了摸孩子的頭,“不過古人解這類問題也有妙法。比如‘抬腿法’,你們聽說過嗎?”
三個孩子齊齊搖頭。
朱元璋來了興致:“哦?何為抬腿法?”
馬淳拿起樹枝在地上畫起來:“假設(shè)籠子里所有雞兔都抬起兩只腳,那么雞就坐地上了,兔子還站著兩只腳?,F(xiàn)在總腳數(shù)就少了三十五乘二,等于七十只腳?!?/p>
“九十四減七十剩二十四,這些就是兔子站著的腳。每只兔還剩兩只腳,所以兔有十二只,雞就是三十五減十二等于二十三只?!?/p>
劉三吾眼前一亮:“妙哉!此法不用那些古怪符號,純以算理推之,正合《九章》要義!”
朱元璋拍腿大笑:“這法子好!”
馬淳笑道:“抬腿法確實巧妙,適合初學(xué)。不過遇到復(fù)雜問題時,方程法就更顯優(yōu)勢。兩種方法各有所長,關(guān)鍵要看用在什么地方?!?/p>
朱標若有所思:“馬大夫此言有理。做事也是如此,既要遵循古制,也要與時俱進?!?/p>
朱元璋贊許地看了兒子一眼,轉(zhuǎn)頭對馬淳說:“小大夫見識不凡。咱看你教孩子也有一套,完全可以到國子監(jiān)去當個算學(xué)先生?!?/p>
馬淳連忙擺手:“老先生抬愛了。我這點本事,也就教教村里孩童。國子監(jiān)乃天下英才匯聚之地,我可不敢獻丑?!?/p>
眼見著耽誤了不少時間,朱元璋起身告辭,不過告辭前,他指了指測壓儀:“小馬大夫,你那個測血壓的東西倒是挺好用,咱出錢,能否賣給我們?”
馬淳很大方,“行,送你們一個?!?/p>
反正這東西在商場兌換也很便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