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道遵,看到了嗎?”
孫桓聲音低沉,帶著一絲玩味。
“我們這‘北伐’的大旗一豎,聞著腥味的‘群鯊’就來了?!?/p>
周循微微頷首,語氣平靜:
“吳郡四姓,江東根基。他們此刻派些年輕子弟、領著些不算核心的部曲前來,打的旗號是‘北伐’,實則是下注。將軍在淮南連戰(zhàn)連捷,而公安的至尊至今未有明確旨意下達,他們是在觀望,也是在…分潤功勞與利益?!?/p>
“贏了,家族臉上有光,在淮南或能分得一杯羹;輸了,損失些旁系子弟,也無傷根本?!?/p>
“呵,算盤打得精。”
孫桓輕哼一聲,但并未拒絕。
“也罷,蒼蠅腿也是肉。讓他們進城,好生安置。告訴這些‘義士’,既然來了,就得真刀真槍地上陣,我孫桓這里,不養(yǎng)閑人!”
“諾!”
傳令兵領命而去。
與此同時,數(shù)百里外的柴桑,諸葛府。
年僅十六歲的諸葛恪,正倚在窗邊,看似漫不經(jīng)心地把玩著一枚玉玨。兩個仆役在廊下清掃落葉,他們的閑談斷斷續(xù)續(xù)飄入耳中。
“…聽說沒?武衛(wèi)都尉孫桓將軍在淮南可了不得!連克江都、堂邑,前幾日把合肥都打下來了!”
“真的?合肥啊!那可是張遼守的重鎮(zhèn)!”
“可不是!聽說還得了不少厲害幫手,那個周郎的長公子周循,就在孫將軍身邊出謀劃策呢!嘖嘖,周家后繼有人啊…”
仆役的閑談戛然而止,他們看到了窗邊的少年郎君,連忙噤聲行禮退下。
諸葛恪捏著玉玨的手指微微收緊,白皙俊秀的臉上,那雙遺傳自諸葛氏的精明眼眸里,燃起了一簇不甘的火焰。
“周循…周公瑾之子…”
他低聲自語,聲音清越卻帶著少年人特有的銳氣。
“他能輔佐孫桓在淮南闖出如此名堂,立下不世之功…我諸葛恪,瑯琊諸葛氏之后,自幼飽讀詩書,自問才智不輸于人,豈能枯坐家中,蹉跎歲月?”
一股強烈的沖動攫住了他。父親諸葛瑾作為孫權心腹長史,此刻正隨駕在公安。府中無人能真正約束他。
“機會稍縱即逝!”
諸葛恪猛地站起身,眼神決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