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些是獾子搞出來的?”
“唔嚕!”
小赤狐發(fā)出一聲哼唧,似乎在回答張侗。
張侗再次被小赤狐的通人性所折服,下意識就要撫摸小赤狐的腦袋,以示表揚(yáng)。
但他剛一伸手,小赤狐就沖張侗發(fā)出低沉的嗚咽聲,警惕地后退了幾步。
好吧。
看樣子,張侗高估了他和小赤狐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
雖然小赤狐很靈性,但畢竟也是野物。
野物天性警惕。
張侗只好悻悻然收回手,重新將注意力放到了被小赤狐刨出的野果殼上。
顯然。
這片山坳,應(yīng)該是獾子的活動(dòng)區(qū)域。
張侗將野果殼丟掉,拍了拍手重新站起了身體,眺望這片山坳。
獾子的洞穴,會不會也在這片山坳中呢?
張侗覺得可能性很大。
他再次將目光落在了小赤狐身上。
小赤狐感受到張侗的目光,并沒有給予反應(yīng),而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,扭過頭不搭理張侗。
本來張侗想讓小赤狐幫忙找找洞穴,但看小赤狐這模樣,也不知是不是自己剛才的舉動(dòng),惹得小赤狐生氣了。
張侗張了張嘴,最終也只是哭笑不得地?fù)u了搖頭。
既然小赤狐不愿意動(dòng)。
張侗只能自己去找獾子的洞穴。
獾子是夜習(xí)性動(dòng)物,白天窩在洞里睡大覺,晚上才出來活動(dòng)覓食。
而且獾子打得洞,像迷宮一樣,在土里蜿蜒綿長幾十米。
張侗打算找到獾子的洞穴后,就最原始的辦法,把獾子從洞穴里逼出來。
親自找獾子的洞穴,對于嗅覺不靈敏的人類來說,是個(gè)煎熬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