膠泥活字,怕是走不通了。
挫敗感涌上來。
第二天,李恪帶著那張“鬼畫符”印紙去了杜府。
花園亭中,杜明月拿起印紙對(duì)著陽光細(xì)看,秀眉微蹙。
“殿下,膠泥字塊質(zhì)軟易缺損,陰干后收縮變形,大小難劃一?!?/p>
她放下紙,拿起一枚刻壞的泥塊,指尖觸到崩裂邊緣,
“受力印刷,更易損毀,難長(zhǎng)久。墨汁浸入縫隙,也難清理?!?/p>
她一針見血點(diǎn)出膠泥弱點(diǎn)。
“至于木塊,”杜明月看向李恪,
“刻字雖費(fèi)工,但若能選好木料,提升刻工,或可一試?
梨木、棗木正是雕版用材。殿下何不專注于此?排版固定…”
她略沉吟,“木盤底板需更平更穩(wěn),或可用整塊厚實(shí)硬木刨平。
固定字塊的小木楔易松,是否可用更緊密的卡具?”
杜明月條理清晰的分析,像撥開迷霧。
李恪豁然開朗!對(duì),膠泥不行,就專注硬木!
雕版能用,活字為什么不行?固定方式,確實(shí)需要更巧妙的機(jī)關(guān)!
“明月姑娘高見!木料才是正路!固定之法,得再想想!”
李恪精神一振。
長(zhǎng)安城另一處深宅,崔氏書坊東家崔管事聽著手下回報(bào),
臉上露出譏笑。
“蜀王李恪,在工坊搗鼓小泥塊小木塊,刻反字排著玩?
還印出‘鬼畫符’?”崔管事嗤之以鼻,
“黃口小兒,仗著會(huì)燒琉璃就不知天高地厚!
雕版印刷,才是圣賢傳道正法!豈容他胡改?
看他能賠掉多少本錢!哼!”
消息也到東宮。
太子李承乾聽了,冷笑:“三弟終究是個(gè)上不得臺(tái)面的匠人胚子!
由他鬧去!”李恪搗鼓這些“下賤”營(yíng)生,
比他在朝堂得人心更讓李承乾放心。
回到恪記工坊后院,李恪一掃沮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