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晚,書本上的字跡常常模糊不清,停電時,“挑燈夜讀”是他童年最深刻的縮影,為了心中的光,為了渴望。
那盞小小的煤油燈,成了他夜晚唯一的伙伴,既照亮了他眼前的書本,也驅(qū)散著他心底日益的陰霾。
余磊對黑暗的恐懼、對光的渴望、對父親生命終結(jié)瞬間,那可怕藍色電火花銘心刻骨的記憶,以及對那個帶走母親的、同樣沒有光的未來的想象。
小學(xué),初中,高中。
高考前的夜晚,村里再次毫無預(yù)兆地黑了。
余磊輕車熟路地摸黑找到火柴,“嘩啦”點燃煤油燈。
昏黃的燈苗在他眼中跳動。
是暴風雨。
電線“啪的”斷了。
“該死,這個時候停電?!庇嗬谛睦锖芮宄畞砟昕嘧x成敗都在今朝。
黑了,又黑了。
他推開吱呀作響的木窗,望向窗外同樣被夜色籠罩的村莊。
星星點點的煤油燈光從幾戶鄰居的窗戶透出,微弱得像螢火蟲一樣,在無邊的暗夜里,撲騰著、掙扎求生。
風聲嗚咽,如同無數(shù)人的嘆息。
這一刻,一個念頭像電流般擊中了他少年卻已歷經(jīng)滄桑的心:
煤油燈的光,太弱,太易熄。
他要找一種更大、更亮、更持久的光,一種足以驅(qū)散這無處不在的黑夜,“點亮千家萬戶的光”。
讓大村村不再摸黑。
讓像父親那樣為了接通一束光而冒險的人不再白白犧牲;讓像母親那樣被黑暗、困苦驅(qū)趕的人不再背井離鄉(xiāng);讓爺爺眼中不再暗淡;讓光實打?qū)嵉卣者M大村村每一戶人家。
他攥緊了小小的拳頭,對著窗外那片沉沉的夜色,用一種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、斬釘截鐵的聲音,在心里一字一句地發(fā)誓:
“我一定要讓村村通電,讓這萬家燈火,永遠都敞亮著?!?/p>
這句話,停留在高考前夕的暴風雨夜晚,在一個失去雙親庇護的孤兒心中生根發(fā)芽。
它微弱,卻熾熱;它孤獨,卻執(zhí)著。
如同那盞在風中搖曳的煤油燈,雖然渺小,卻固執(zhí)地、頑強地燃燒著,照亮了一個倔強人生軌跡的。
它指向一個遙遠卻無比清晰的彼岸,“電花之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