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鈺風(fēng)寒痊愈,第一件事便是重新開始釀酒。
先從最簡單的米酒開始,這對手法和原材料的要求最低,出酒也快。
沈鈺循著記憶上街,在幾家米鋪前問了價,最后停在鎮(zhèn)口的黃記行。
“掌柜的,我想買糯米,二十斤。
”掌柜點頭:“成,小娘子坐會兒,我讓人去搬。
”沈鈺剛坐下,旁邊幾個買米的漢子瞄了她一眼,有人笑出聲來:“姑娘家買這么多,是打算自己釀酒啊?”話音剛落,幾個笑聲附和起來,空氣中隱隱透著揶揄與輕視。
沈鈺沒理他們,只起身走到米堆前,抓了一把,輕嗅、撥弄,淡聲道:“陳米,米香淡、米心浮、含水重,不適合做甜曲發(fā)酵。
”眾人一滯,那掌柜也愣住,趕忙堆笑賠不是,連忙換了新米。
黃掌柜本想趁機把這堆舊糯米出手,還以為是個不懂行的女子,沒想到竟是個行家,掌柜心里對沈鈺不由看重幾分,喊了幾個腿腳便利的伙計,幫她把糯米運了回家。
離開米鋪,沈鈺轉(zhuǎn)身去買酒曲。
“掌柜的,有甜酒曲賣嗎?”沈鈺立在柜臺前,聲音輕輕,嗓音還有些沙啞。
掌柜頭也不抬地掃了一眼她這副病懨懨的樣子,笑了聲:“姑娘是買來做酒釀的?這甜曲可不好掌握,買的人不多,你若是第一次,不如換麥曲試試,勁頭足,不容易壞。
”沈鈺卻道:“我只要甜酒曲。
釀米酒用麥曲,會串味。
”掌柜抬起頭,略有些驚訝:“喲,那你瞧瞧,要大曲還是碎末?這一批是江南新制的,曲香還嫩。
”沈鈺上前一步,伸手拿起一個灰白色小酒曲團,輕輕湊近鼻尖嗅了嗅,又掰開一角。
“這曲子濕氣重了些,表皮未霉透,內(nèi)芯生,發(fā)酵時容易長水味。
”她說得不急不緩,話音落下時,掌柜眼睛都睜大了。
“你是做過這行的?”沈鈺揚了揚下巴:“我家本就是做酒的。
”掌柜這才認真端詳起沈鈺,認出他是沈大的女兒。
他頓了頓,索性把柜臺下壓著的幾塊老曲也拿了出來:“這幾塊是老酒坊自己留種的,你要是能分辨得出哪塊最好,我就賣你。
”沈鈺沒猶豫,指了指第三塊:“這一塊。
顏色灰白發(fā)潤,氣味清淡透甜,手感結(jié)實無裂,最適合發(fā)糯米的香。
”掌柜啞然失笑,拱了拱手:“姑娘果然是行家。
來,我按本價給你算。
”沈鈺正準備離開,忽而聽見旁邊幾位挑擔(dān)賣茶的小販在低聲議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