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國憲法第三條,確定了君主立憲制,還確定了李庠的國王身份。
他的理想和目標不是在這樣一個小國內(nèi)關(guān)起門世代稱王王。所以第三條中,在李庠的主動提議下,沒有提出君主終身制和世襲制的說法。但類似股份制公司的君主制度也不似狹義上的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,身為一家股份制公司的老總,權(quán)力何曾小過?
只要沒有人在股權(quán)方面發(fā)起挑戰(zhàn),股份制老總又何嘗不能終身制,又何嘗不能世襲制?
一切以實力來說話。
而決定了王位和等級的標準就跟股份制的股權(quán)一樣,也是由分值來說話的。
“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太平國規(guī)定的公民權(quán)利!”這句話寫入了憲法,但每個人的權(quán)利大小還是不一樣的。
不是每一個住在太平國中的人都是太平國的公民,這在其他國家也是一樣,非法移民的事情還沒有在太平國發(fā)生,但李庠相信未來會有的。即使有了合法的手續(xù),一個轉(zhuǎn)到太平國的人也會像公司的一名實習員工一樣,不會輕易得到公司授予的股權(quán)。
所以成為平民的他們需要為國家或者社會做出貢獻,獲得榮譽值。這個榮譽值就等同于股份,也是對這個國家分配的權(quán)利大小。平民在很多方面是不夠資格的,只有稱為公民,才會享受到全面的權(quán)利。
榮譽值滿10分就能稱為一名公民。
這個難度不大,畢竟公民才是一個國家的基礎(chǔ),平民的劃分只是為了拉開一個激勵人努力的等級。
太平國的榮譽值劃分不止是平民和公民的劃分。
公民也是分為了普通公民、士、男爵、子爵、伯爵、侯爵、公爵和王共八級的劃分。加上平民,一共組成了太平國榮譽值的九個等級。
“他們這是要搞等級劃分嗎?”聽著臺上胖子的解說,吳林平不由心災樂禍的向周圍觀禮的華夏考察團眾人笑道,“什么年代了還想玩貴族那一老套。”
眾人唏噓,但雷云和胡東華卻是若有所思。
不要看各國憲法都在喊著平等,但等級卻無處不存在。
財富的等級,職權(quán)的等級,只要人心有欲望勾起的不平等,必然就有等級的存在?;蛟S到了物質(zhì)極大豐富的烏托邦時代,誰又能保障某項資源不是稀缺的,不會勾起人類爭奪的欲望?
文明社會發(fā)展的方向是最大的限制和制約不平等帶來的危害,而不是消除。
等級制度在勾動人類欲望,促進人類奮進的同時,也順應了現(xiàn)代組織管理的功能效率原則,容易規(guī)范出了一套等級分明的嚴密體系。
“擺在明處的等級規(guī)則,至少讓人知道朝那個方向努力,而不是像潛規(guī)則一樣,規(guī)則信息只是掌握在少數(shù)人手中,把大好的時光都浪費在領(lǐng)悟規(guī)則上邊。”陳道元在旁若有所指的感嘆道。
軍隊的運作就是等級擺在明處的一個明顯的例子。
甚至一些人希望把軍隊的能效組織體系搬到社會民生中來,不乏一些在公司和集團成功的例子,但當范圍擴大后卻在等級制度的種種致命缺陷下導致失敗。
官僚等級制就是用于現(xiàn)實中最常用的一套類似軍隊組織能效的等級制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