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,謝府飯廳。
孟蕊與家人們圍坐餐桌,聽著父親謝清源,講述今日早朝大事。
“許御史和張御史把證據(jù)一提交,吳德勇的臉色唰地就白了,他這些年當戶部尚書,肯定沒少貪,去年禮部為了舉辦會試和殿試,找戶部要錢要不到,都求到我頭上來了,戶部的賬啊,肯定禁不住細查?!?/p>
“安樂侯在禮部官職不高,但好歹是個官,聽說他接到革職通知時,人直接在禮部暈了過去,被抬著回了安樂侯府?!?/p>
“三皇子咬死不承認自己擅離職守,被陛下禁足在自己宮里,卸了手頭的所有政事,等待被刑部和大理寺問話?!?/p>
“姜瑤倒是比三皇子痛快點,在宮里嬤嬤要給她驗身前,承認了自己與三皇子早有糾纏,但不認三皇子去江州的事?!?/p>
“吳貴妃是個過河拆橋的,一聽姜瑤和三皇子的丑事曝出,扇了姜瑤一巴掌,放出話,是姜瑤行為不端,辱沒了三皇子,把姜瑤趕出了宮去。”
“我出宮時,吳貴妃還跪在御書房外求見陛下,她這是做無用功,陛下不會在這時見她?!?/p>
……
謝清源興致勃勃地說了許多。
孟蕊聽得認真,手中筷子不動,都忘記了用膳。
安樂侯最重面子,他在同僚面前被革職,對他來說,比殺了他還難受,會氣到暈倒,也說得過去。
吳家和三皇子的案子,有蕭瑾宸控制的刑部和大理寺偵辦,不會有問題,孟蕊更在意的是姜瑤。
“爹爹,您說姜瑤被吳貴妃趕出了宮,吳貴妃對她,一點別的懲罰都沒有嗎?”孟蕊奇怪地問。
安樂侯府引火燒身,牽連到了三皇子和吳家,吳貴妃會這么輕易地放過姜瑤?孟蕊不信。
謝清源笑著回應(yīng),“安心,暗衛(wèi)時刻盯著姜瑤,不會出岔子?!?/p>
孟蕊了然,這是故意放水讓姜瑤出宮。
謝清源的目光從孟蕊移到孟瑜身上,試探著問:
“阿瑜啊,你這次做事有些出格,把三皇子和姜瑤的丑事,鬧得京城人盡皆知,御史也提出你行事不妥,當街打人,影響不好。
陛下的意思是,你血氣方剛,每日閑著也不是個事,想讓你去京西大營里做參將,你覺得如何?”
孟瑜掀起眼皮,淡漠地瞧著謝清源,“陛下說的話,我有的選嗎?”
“有,當然有的選。”
謝清源連忙道。
“陛下是這樣提議的,具體要不要去,還要你同意,才會下調(diào)令。”
謝清源現(xiàn)在學聰明了,做任何涉及妻子兒女的決定前,一定要先問過他們的意愿。
孟瑜如今的官職還是羽林軍左郎將,只是一直處于休長假的狀態(tài)。
他有圍場救駕的功勞在身,又得陛下看重,升遷調(diào)去京西大營做參將,也算合理,無人敢有異議。
孟瑜聽到謝清源這樣說,臉色稍霽,開始認真思考起來是否要接這項差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