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居然……就這么……”另一邊觀望的世家女們見了,紛紛瞪眼。
陳幼年抬手按上司馬晏晞的衣袖,輕輕道:“宴晞,不必在意。
蘄公子素來有禮,他不好拒絕,你知曉的。
”誰料司馬晏晞只是淡淡收回視線,順帶著也收回她按著的手,仍舊無說話,居然也無甚表情。
陳幼年見此,愣了愣,只無端嘆了口氣。
在旁坐著的譚溫書把一切都看在眼里:“……”“不說這個了,”李不凝突然揮了揮帕子,笑吟吟道:“今年迎冬宴,姐妹們可都想好了要互贈什么禮物?”迎冬宴貴女們交換佳禮,很早便沿襲下來的習(xí)俗。
“各位姐姐妹妹,我今年可是準(zhǔn)備了名貴珍珠粉,”尚書女張家大小姐很是豪氣,“這珍珠可是采自南海深水,顆顆飽滿豆大,光澤無雙,研磨成細(xì)粉,有美白養(yǎng)顏之效呢。
”“舒明姐姐好手筆!”又有人驚嘆道,“小女今年備下的是軟煙羅,據(jù)說這布匹極其薄,似煙霧一樣,穿上去飄飄裊裊,仙女一樣呢!”眾小女嘰里呱啦興奮說開,連司馬晏晞都開口了,輕輕的,卻是與李不凝:“不凝,還記得去年我們曾說的玉堂春香粉么?我此次可是給你帶來了。
”這玉堂春香粉乃是采玉蘭花制成,香氣獨特,粉質(zhì)細(xì)膩又輕盈,撲到臉上服帖自然,還有暗香縈繞,這等好物因難得珍貴,尚未在京城里流傳開。
“當(dāng)真!”李不凝驚艷一瞬,眸色笑靨,“宴晞,你只給我一個,不怕旁的妹妹聽了生分去?”“我缺她們一兩個說話的人么?”司馬晏晞擺擺手,“再說了,若因這種小事便生了嫌隙,這種小姐,不交也罷。
”李不凝佯裝要指她的臉蛋,笑道:“你個輔相家嫡女!”她自幼金枝玉葉,嬌貴名重慣了,性子直利,雖目中無人,卻也有她的底氣。
她李不凝是督察御史家小姐,才能和她并肩往來。
“我父親特地備了我們那里名產(chǎn)的黃酒,此次除一般常禮外,幼年還托了父命,要獻(xiàn)與大家,替家父向在京長官們問好了。
”彼時陳幼年彎了彎一雙秀氣黛眉,柔柔脈脈道。
“江南黃酒?!我可是聽父親念叨許久了。
”“不愧是江南第一富商,陳妹妹有心了!”少女們一聽,都稱贊夸捧起來,陳幼年只柔柔,一一應(yīng)笑。
“譚家小姐?你可帶了什么禮物?”不知是誰說了一聲,頓時眾人目光聚焦到了一旁女子身上。
譚溫書方才坐在一旁,一直聽了她們興奮探討。
她不喜這些觥籌交錯虛與委蛇的雅宴,可卻因小女們互贈好禮一事而心有微動。
平日里鬧得再兇的小姐們,卻也能暫時因這多年流傳的規(guī)矩而將隔閡拋之腦后,皓齒明眸,巧笑嫣然地共話,說的又都是小女兒家家們喜愛的水粉胭脂,霓裳布匹之物,女子皆愛美,更何許是尚未出閣的少女,有許多共同話題可聊,總是溫馨的。
她難得地斂了眸色:“我……不知有贈禮一說。
”聞此,眾女寂然片刻,突然“哄”地一聲笑了。
“她說什么?不知道?既然都來了這宴,好歹也打聽一下規(guī)矩吧!”“鄉(xiāng)下來的就是沒有禮節(jié)啊,你們不會不知道吧,她可是她爹從越州某個山野村里拉回來的……”“什么?竟有如此之事?”“天,我居然有朝一日跟邊荒之地來的鄉(xiāng)女坐在一起……氣煞我也,真是世風(fēng)日下了!”譚溫書忽地感覺肘關(guān)一熱,她怔愣抬起頭來,見居然是陳幼年。
她初入京城之圈,頗知曉貴女拉幫結(jié)派一事,被司馬晏晞針對,也感受到詩安郡主那邊的拉攏之意,但從未明確表明自己的態(tài)度。
她不想趟這些渾水。
可陳幼年不同,她立在中間,憑自身蕙心紈質(zhì)得一眾小姐們信賴。
此刻她低了眉,輕輕握上她的袖肘:“我父久仰譚大人盛名,特提筆親信一封交于幼年,望轉(zhuǎn)交于譚典薄,”她斂眸倩笑:“譚小姐可有空,現(xiàn)與我去取一道?”“這些可夠了?”黑乎乎一片后院里,一盞老油燈點著,衣素站在排隊領(lǐng)吃食的隊伍前面。
她看著那一小碗里只蓋了個底子的淡粥,皺眉,只道:“再多一點。
”方才紫棠說她餓得肚子咕咕叫。
“奶奶的給你盛就不錯了!”誰料那人“啪”一聲撂了舀粥大勺,將碗不由分說懟到她懷里,吐著飛沫:“趕快的!下一個!”“真把自己當(dāng)小姐了。
”她端了碗走到旁邊時只聽后面那人啐了一句低罵道,脊柱驀地又被后邊人推搡一把:“沒聽見啊,讓你趕快的!這么多人等著吃飯呢!”她回過頭去,離了油燈院子太昏,黑壓壓的又都是不認(rèn)識的人,也找不到方才是誰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