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(xiàn)代看小說的時候,舉人老爺一把一把跟不要錢似的。
但是穿越過來之后,謝長生很清楚,舉人都是能讓人恭敬對待,狀元更是極其稀缺的存在!
大乾朝百年來,出的狀元都沒有超過五十個!
而那些底層百姓家中,更是多少人讀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書,才能勉強(qiáng)出個秀才。
不過是得了個科舉“入場券”的名頭,就歡喜的感謝自家祖墳冒了青煙。
至于張順生上輩子能成為狀元,謝長生都懷疑這家伙上輩子是不是走了什么狗屎運(yùn)?
難道是前邊那些排名靠前的世家子弟們互相針對,眾人為了狀元之位搶得頭破血流,最后兩敗俱傷,才讓張順生趁機(jī)撿了個漏?
反正謝長生對張順生狀元的含金量很是質(zhì)疑。
“兩位伯娘擔(dān)心的事,啟蒙班不是問題,至于鴻鵠班和狀元班,兩年之內(nèi),我定能尋到合適的夫子人選?!?/p>
若是尋不到,到時候就去造一個博學(xué)的人出來。
謝長生心中如此想。
“名師好尋,但是讓對方愿意來苦寒之地教學(xué),多少有些困難?!?/p>
柳氏雖然也激動,但也知護(hù)綏城的位置根本不吸引人。
再加上,如今形勢,北地和大乾勢同水火,更不會有人愿意來這邊吧?
“三伯娘的顧慮乃人之常情。所以,除了啟蒙班建成普通的學(xué)堂,我準(zhǔn)備分別以金銀為材料,建造狀元班和鴻鵠班的學(xué)舍,以此來表達(dá)對讀書人的看重?!?/p>
“學(xué)生的學(xué)舍都如此奢華,那兩個班的夫子的待遇,自然不會差了!”
謝長生笑道。
讀書人,不是只喝露水就能活的真仙人。
他重金聘良師,意思傳播出去,定然會有人愿意來。
“光靠財帛可不夠,讀書人最重臉面,得禮遇有加,才能得人心?!?/p>
謝老夫人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