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襄公二十年,即公元前五五三年,春季,孟莊子與莒國在向地結(jié)盟,這是因?yàn)槎綋P(yáng)盟會(huì)的緣故。
夏季,魯襄公與齊莊公、宋平公、衛(wèi)殤公、鄭簡公、曹武公、莒犂比公、邾悼公、滕成公、薛獻(xiàn)公、杞孝公、小邾宣公在澶淵結(jié)盟,這是因?yàn)辇R國向晉國順服。
邾國人多次侵犯魯國,這是因?yàn)檑J(rèn)為魯國參加了諸侯的征伐會(huì)盟,無法報(bào)復(fù)。
秋季,孟莊子率兵攻打邾國。
叔老到齊國聘問,這是他第一次出使齊國。
冬季,季武子到宋國聘問,這是對向戌聘問的回禮。
褚?guī)煻危ㄋ喂补樱纹焦牡艿埽┯铀?,宋平公設(shè)宴招待他,季武子賦《常棣》的第七章和最后一章。
“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(xi),和樂且湛。
宜爾室家,樂爾妻帑。是究是圖,亶其然乎?”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鹿鳴之什·常棣》,乃是描寫的是兄弟宴飲之樂。
宋國因此送給季武子重禮
季武子回到魯國,向魯襄公復(fù)命,魯襄公設(shè)宴招待了他。
季武子賦《魚麗》的最后一章。
“物其多矣,維其嘉矣!物其旨矣,維其偕矣!物其有矣,維其時(shí)矣!”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鹿鳴之什·魚麗》,乃是周代貴族結(jié)束祭祀之后,宴請賓客時(shí)演唱的樂歌。
魯襄公賦《南山有臺(tái)》。
“南山有臺(tái),北山有萊。樂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樂只君子,萬壽武期。
南山有桑,北山有楊。樂只君子,邦家之光,樂只君子,萬壽無疆。
南山有杞,北山有李。樂只君子,民之父母,樂只君子,德音不已。
南山有栲,北山有杻。樂只君子,遐不眉壽。樂只君子,德音是茂。
南山有枸,北山有。樂只君子,遐不黃耇(gou)。樂只君子,保艾爾后。”
原文出自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南有嘉魚之什·南山有臺(tái)》,乃是周代貴族宴請賓客的通用樂歌,與《魚麗》、《南有嘉魚》同為一組宴飲詩。
魯襄公用在此處,意為‘樂有賢’,乃是對季武子的嘉獎(jiǎng)與尊崇。
季武子聽了之后,離開坐席,表示,下臣不敢當(d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