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安南城門之外的陵南江邊,有一座大港,也是長安這座天下首城的命脈之一。
長安港。
港灣之中,能停下大型船只數(shù)百支,小型船只不計其數(shù)。
清晨,若晨霧未散,看長安港甚至會有一種在看海灣大港的錯覺。
官船占三分之一,這個官船指的是排除掉兵部等一些特殊部門后的官船,因為這些特殊部門,有屬于自己的港灣,并有重兵把守。
秦楷一家人定的就是一艘官船,能容納五百人眾的船舶,甲板之上的房間,更是少之又少。
好在現(xiàn)在執(zhí)掌布坊明月坊的言若青,是個小富婆。
這趟官船,可直達宛州城,是往來商客首選之船。
秦楷本以為在這里不會再遇上什么人,卻不想遇上了一個他從未想過的人。
“秦捕頭,到了宛州城,可還需要仵作?”
那位生在梅花縣,長在梅花縣,這輩子都沒出過長安的仵作,出現(xiàn)在了這里。
陳仵作輕輕捂著秦楷的手,“謝謝你秦捕頭,這一年沒少受您照顧,戶房已經(jīng)把欠我的俸祿發(fā)下來了,每年都會這樣遲些,今年還比往年遲了半個月。”
年過半百的老人塞給了秦楷一袋沉重的袋子,里面是他過去一年的俸祿,“都是去明月坊先開的支,我心里都有數(shù),不過老頭也著實沒多少錢,還差一兩三錢,若還能遇見秦捕頭,我再還給你吧?!?/p>
秦楷沒有拒絕,收下了這個老人所有的積蓄。
這不僅是這位梅花縣仵作的所有積蓄,更是他的尊嚴。
從前,他沒什么尊嚴,因為病重的老伴,到處借錢,又因為這個特殊的職業(yè),處處碰壁。
一年前,梅花縣來了個年輕的捕頭,第一次遇見他的時候,老仵作并沒有什么感覺,繼續(xù)做著自己的活。
梅花縣這種縣城,盡管是長安屬縣,依舊是沒有仵作之位的,多為百姓兼任。
如若沒有,再遇命案,需要向上級衙門京兆尹府借調(diào)。
如果有,那就讓百姓兼任,一具尸體領一次工錢。
第一次遇見陳仵作的時候,驗尸結(jié)束,秦楷沒有看到他去戶房結(jié)賬,而是默默的離開。
秦楷去戶房看了看,居然已經(jīng)給這位老人掛了將近一年的賬,這樣的事情已經(jīng)成為了常態(tài)。
聽戶房的人說,陳仵作家里還有個病重的老伴,所以生活并不如意。
之后再有命案需要仵作,事后秦楷都會讓老人去明月坊掛賬。
頭一個月老人臉皮薄沒去,后來實在是拗不過老伴的病,硬著頭皮去明月坊掛賬。